630shu ,最快更新變成血族是什麼體驗最新章節!
時間進入2020年十一月,農曆剛剛立冬,世界各地卻是怪異天氣頻現。
很多地方都是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比往年同時期的平均溫度高出好幾度,熱得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夏是冬。
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龍卷風、超級雷暴、冰雹等異常天氣,各種各樣反季節、反規律的惡劣天氣頻繁出現,好在發生的區域大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
但即便是各大洲的人口密集區域,也是各種異常,比如持續的高溫和乾燥天氣,造成火災頻發。
本來因為去年厄爾尼諾現象引起的暖冬,今年很多人都在猜測可能會有反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出現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寒冬。
但怎麼也沒想到,到頭來今年比去年還熱。
當然,網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表示現在是還沒到真正冷的時候,偶有高溫,很正常。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及至十一月下旬,越來越多的怪異天氣在世界各地出現,人口稠密的城市也開始受到“襲擊”,有些城市甚至直接遭遇了大範圍雷暴的襲擊,很多電子設備受影響、損壞。而且這些猛烈的強對流天氣現象,偏偏都沒有得到氣象部門的預警,仿佛人類這麼多年發展下來已經十分成熟的天氣預報技術,一下子通通失靈了一般。
但事實上,幾個主要大國都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獲得了一些特殊信息,知道造成近期全球氣候異常變化的源頭在南極。
從十月中旬開始,南極部分區域的氣溫開始急劇攀升、冰川加速融化,各國在南極的科考團隊和其他相關人員,剛準備去調查情況,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異象,卻收到了各自隸屬的機構發來的命令,要求馬上撤離。
當然,最開始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走的,有不少人都想先去探一探情況,至少搞明白是什麼造成南極的大範圍氣溫升高,但隨之而來的一係列異象和危險,卻讓所有人都知道,再不走的話,不要說調查氣溫升高的原因了,就是想活著離開都有困難。
在南極發生的,不單單是氣溫的異常升高,還有各種各樣的異象,當南極的科考人員都被撤出科考站後,大量黑色的、似乎是礦物成分又似植物般能夠生長、與周圍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物體出現,仿佛一層植被,不斷地在南極大陸上擴散。
不過詭異的是,當它們出現後,南極的氣溫就不再升高,反而是以一種同樣異常的速度急速下降,甚至低過了升溫之前的溫度線。
隨著那些黑色物體侵占的範圍越來越大,相關的圖象、照片也很快在網絡上流傳,有一些衛星拍攝的、奇怪的熱成像圖,被電視節目、網絡自媒體大咖拿來講解。
於是漸漸的,在網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滅世”言論,各種各樣的神明,各種各樣的傳說,各種各樣的滅世原因,甚至包括外星人要發動襲擊、遠古異獸即將覺醒的論調,都是層出不窮,眼花繚亂。
事實上,從十月初有一段時間忽然整個東半球同時出現氣溫的異常驟降開始,網絡上就有類似的言論出現了。
但因為當時天氣異常的影響幅度比較小,時間持續也不長,所以類似的“滅世”、“末日”言論並沒有掀起什麼水花,很快就在網上銷聲匿跡了,沒引起什麼關注。
當然,實際上在暗地裡,愛麗絲做了些手腳,刻意地降低了這些言論被搜索到、出現在各個社交媒體平台的幾率,對一部分彆有用心者進行了上網設備、操作係統的乾擾,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無法繼續發布相關信息,所以能夠很快地阻止那些信息的傳播和影響。
但現在,因為天氣變化得實在太詭異、太劇烈,南極又出現了那樣常理無法解釋的情況,各種信息層出不窮,各種媒體平台跟進報道,各種專家出來辟謠和解答,太多了。
看到這些信息,每個人心裡多多少少也都會有些類似的念頭,畢竟早年什麼《2012》、《後天》之類的電影太多,不論是什麼樣的知識背景、什麼樣的認知體係,多多少少都會有對末世到來的設想、猜測、恐懼和擔心。
如果向坤在有人把南極的異象、那不斷蔓延擴展的黑色物質的圖像或視頻信息傳播開來前,讓愛麗絲先通過技術手段從數據層麵乾擾和誤導,從源頭禁止這些“重磅消息”傳播,會容易得多。
不過向坤沒有這麼做。
到了現在這一步,除非愛麗絲直接把全球網絡和各類媒體掐斷,禁止一切信息傳播,或是進行大範圍、大幅度的造假,用偽造信息來引導輿論和大眾關注,才有可能將這波全球性的恐慌壓下去。
向坤自然也沒有這麼做。
因為他本來的操作,是直接從真正的源頭——從異象本身著手。
彆看現在各種異常天氣層出不窮,氣溫大幅變化,讓人覺得末世將臨。
事實上,早在十月中旬,這些變化就已經在劇烈的發生了,隻不過那時向坤一直和愛麗絲通過早前在全世界各個人類聚居區域投放和關聯的“超聯物矩陣”進行反向影響,限製氣候的異常變化,將影響降到最低。
如果能夠直接像十月初那樣,把異常天氣變化的影響程度和持續時間都大幅降低的話,自然可以降低人們的恐慌,減少關注度,然後把事情的解決範圍圈定在南極,封鎖消息會方便得多。
但最後向坤的限製失敗了,氣候異常注定會愈演愈烈,而這種全求性的劇烈天氣變化,帶來的恐慌幾乎無法避免,不是單獨限製住南極的異象就可以封鎖住的。
所以向坤改變了策略,由堵為疏。
……
為什麼全球的天氣會發生這麼劇烈和反常的變化,向坤是清楚的。
一切的根源在南極,又或者確切地說,在即將重新於南極大陸凝聚本體的“終極獵食者”身上。
之前向坤的計劃很成功,通過短時間內讓良先生達到“終極獵食者”的血源要求,來將其引出,在進行吞噬和階段性變異的當口,用“夢境”對其主意識進行格式化,然後分析和建立其意識模型,讓愛麗絲反向破壞和影響其控製其他生物中特異因子的功能,從實質上把它“癱瘓”掉。
本來按照向坤和愛麗絲的推演,大概率出現的情況是:
“終極獵食者”被他們成功算計,失去了對其他生物體內特異因子的控製,但好死不如賴活著,按照“終極獵食者”過往的行事模式來推斷,它會有一些“無畏的掙紮”,不過不會有什麼影響,會苟延殘喘到向坤的“超聯物矩陣”真正遍布全球每個角落,將它徹底包圓,完全解除威脅。
然而計劃順利執行後,卻出現了小概率的情況:
在被“癱瘓”掉的過程中,“終極獵食者”本身的高維因子穩定性受到極大衝擊,本來就出在階段性極限中,這會直接被逼到了臨界點,無法再通過“化整為零”、進入假死狀態來避免極限崩解,於是想要魚死網破,最後一擊了。
可能也是這種瀕臨崩解狀態,讓“終極獵食者”的意識進入了狂躁嗜血的模式,拒絕了向坤通過小蘿卜給它留下的“一線生機”,沒有選擇接入小蘿卜的“超聯物平台”,去消解它的階段性界限,而是選擇通過所有分布在世界範圍內、大量生物中的“高維因子”,凝聚自身。
被向坤和愛麗絲算計後,“終極獵食者”無法激活其他生物身體中的特異因子來影響和控製它們,但特異因子的特性是通過“終極獵食者”的“高維因子”來實現,“高維因子”和意識聯通,無視空間距離,這也是為什麼“終極獵食者”和它在其他生物體內的特異因子建立的聯係依然存在。
在階段性崩解的威脅來臨時,“終極獵食者”選擇在南極大陸——這片向坤“超聯物矩陣”的投放“真空”之一,建立它的實體存在。
是的,“化整為零”的方式被向坤給“癱瘓”掉了,“終極獵食者”決定來一波莽的,直接用全麵的構建實體來決戰,或者說,來試圖同歸於儘。
它沒有辦法主動去控製其他生物體內的特異因子,卻能通過“高維因子”的聯係,以自己即將崩解的應激狀態,以“變異生物”的“本能”,來驅使所有“高維因子”回歸,進行非飲血變異、非轉化階段的形態更迭,直接建立一個更加龐大、強悍、實體化的本體存在。
如果做個比喻,那麼就是之前向坤讓它沒有了控製“身體”的能力,隻有對身體的感知,大腦也依然能夠思考,意識仍然清醒。現在的話,它就是直接激發自己的“被動能力”,舍棄掉原本的身體,然後直接讓大腦重新“長”出手腳或其他肢體來,創造一個新的實體。
其實向坤什麼都不做,“終極獵食者”在實體凝聚完成後,用不了多久就會自我崩解消散,它能夠激發高維因子本能,讓它們幫它重新凝聚實體的原因,就是它選擇了滅亡。
就像是一個公司決定關門破產,這個消息放出後,在外的施工隊自然都會趕回來結工錢,然後才解散一樣。
聚的目的,就是為了徹底的散。
但問題是,它“凝聚”實體這個過程本身,對整個世界就已經是一場浩劫。
不僅會產生海量的能量交換,而且高維因子的影響範圍是整個世界,無數的生物群落。
就像一個由巨量書籍對壘而成的龐大書山,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擺得嚴絲合縫,十分穩固。
每本書裡都有一個書簽,單獨地抽出一個或幾個、甚至上百個書簽,影響都不大。可如果同時要將所有書裡的書簽,通過連接的細線一起抽出來,那麼整個書山即便不會垮塌,也會受到不小影響,扭曲、歪斜甚至局部的錯位散落都有可能。
“終極獵食者”現在就是在抽出所有書的書簽,而且是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