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大一新生,每周要跑三次長跑(男三千米/女一千五百米),未完成者期末學分-05績點
可彆小看了這零點五績點。一周扣零點五,你要是周周都不跑,一個學期二十天,十個績點就離你而去了。而績點,可是個好東西,又叫做學分,你要是績點不夠,畢業證是會跟你說拜拜的。而你期末的時候,一科考試,及格會獲得一個績點,縱然你得了一百分,你也隻能獲得五個績點。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你要是一個學期不跑步的話,你就相當於兩科都是大鴨蛋。這還得建立在你原來這兩科都是滿分的情況下。
而水木大學的考試,那可不是一般的高考水平難度,你想考個及格,沒問題,你想考個七八十分,努努力也沒問題,你想考個九十分,這得靠天賦,但你要說你想考一百的話……
分出了再說吧!
所以現在當課程表和評分表下來之後,水木的論壇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體育不跑,學分難保”
不少人會感慨:“我真的考的是水木大學而不是體育大學嗎?”
“我真的是來搞學術而不是來搞體育嗎?”
而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真的不是來搞學術的:
在一節數論選修課的課堂上,一發際線若隱若現的教授聲情並茂,對歐幾裡得大談特談,而隨後,又突然話鋒一轉,扯到了空間矩陣,書寫起了坐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