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後呂不韋失敗了。
衛國同時還有一個稱呼,君子之國,就像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樣,衛國自古多君子。
這句話可不是一般人說的,而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說的,並且還因為這個孔子在衛國遊學了十年,孔子當年周遊列國用了十四年,在衛國這個彈丸之地,就留下了十年,就可以知道他對衛國的推崇了。
在孔子的理念中,衛國是他心中最理想的國家,完全符合儒家的治國理念,從上到下,尊卑有序,長幼有序,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如果不是因為衛國的國土麵積太小了,孔子當年說不定就留在衛國不走了。
“衛多君子,其國無患。”這是當年孔子留下的評語。
可惜就算是這樣的衛國,最後還是滅國了,這從另一方麵證明了儒家隻適合治學,不適合治國。
當。
麵對佐助的長虹貫日,掩日立即把手中的掩日劍橫在胸前,借助掩日劍的劍身擋住了佐助這一劍,隨著一身兵刃交擊的響聲傳出,掩日的身體身不由己的後退好幾步。
劍上傳遞過去的強大力量,更是讓掩日口中吐出了一口鮮血,雖然因為麵甲的關係,佐助並沒有看到掩日吐血,但其麵甲上染紅的痕跡,可是瞞不過他的。
對於後退的掩日,佐助並沒有放過,手中的薄霧之刃的劍尖抵著掩日的劍身,不斷的向著前方衝去,掩日不得不繼續向著後方退去。
就在這時,另外四位越王八劍終於反應過來了,同時從三個方向殺向佐助。
“驚鯢,竟然是這把劍,現在的驚鯢是誰呢。”隨著這四人的出手,佐助終於知道了他們的身份,以劍識人。
除了驚鯢,剩下的三人分彆是真剛,斷水,以及佐助不是很清楚的卻邪。
對於越王八劍,來到這個世界的佐助,又怎麼可能不了解一下呢,尤其是越王八劍可是當年越王擁有的,而越王正是曾經百越王庭的王。
當初佐助還曾想是不是提前弄到幾把越王八劍,可惜一查才知道,越王八劍早就落入了秦國的羅網手裡。
不隻是越王八劍,甚至風胡子的劍譜榜,他都弄到手了,畢竟上麵有很多名劍。
以佐助現在的實力,對於這些名劍倒是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哪怕是儒家伏念手中的太阿,他都不怎麼在意。
至於那排名第一的天問劍,他更是絲毫不在意,說實話,天問劍能夠排第一,在他看來,完全就是風胡子的私心。
因為風胡子是楚國人,這才把天問排在第一。
天問劍的典故,佐助也聽說了,據說是為了祭奠屈原之死鍛造的劍,對於屈原,佐助當然知道了,粽子,賽龍舟,雖然這個賽龍舟,佐助隻是從電視上見過。
當然了還有屈原的楚辭,這個和詩經並列的著作,天問第一。
屈原更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不來到這個世界,佐助才知道,屈原本身是楚國四大貴族之一嫡係。
不過雖然佐助不在意劍譜榜上的名劍,但還是準備弄一把的,不是為了戰鬥,而是了裝逼,這個時代,劍,琴,玉,是身份的象征。
身為道家天宗的親傳弟子之一,就算不為彆的,為了道家的麵子,也必須弄一把名劍帶著身邊裝逼。
雖然說佐助現在已經有了玄翦,但因為要給玄翦使用,佐助不好拿來用,而且佐助的心裡也有了更好的目標。
不是劍譜榜排名前十的劍,而是更為神奇的劍,孔周三劍,含光,承影,宵練。
含光已經有主人了,儒家的二當家顏路。
但另外兩把,卻是一直處於失蹤的狀態,佐助一直有讓人打聽這兩把劍的消息。
“卻邪,真是好妖異的一把劍啊。”心中的念頭一閃而過,感受著攻過來的四人,佐助左手向前一拍,頓時以佐助為中心的周圍,好像突然靜止了一樣,並且色彩也從彩色,變成了毫無生機的黑白色,道家天宗,天地失色。
這一段時間,佐助一種在專研這一招,這是一種類似領域的力量,對於真氣和他差距極大的人,擁有碾壓的效果,就算真氣相差不大,也可以爭取一些時間。
趁著其他四個越王八劍被天地失色困住的刹那,佐助的薄霧之刃立即斬向了前方的掩日的麵甲。
掩日因為距離他最近,天地失色的效果也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