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二年,正月十五。
州牧治所搬到金陵有一陣子,金陵也已經日漸繁華,借著這次新年,更加熱鬨了起來。
各大世家豪門,現在也都在金陵置辦了房屋,即便還沒有在州牧府中任職的,也不差一間彆院,甚至有些直接在城外置辦了田莊……
雖然不會真正舉家搬遷,但也會安置一批族人,一來是以示親近,二來消息也靈通。
先一步抄底的民部,自然是賺了不少,但也算不上盆滿缽滿。
漢代的城內地皮,價格再高也高不到哪去,尤其是東漢,哪怕是全盛時候的洛陽,基層官吏存幾年錢也買得下一幢小房子。
城內的地價,需要繁榮的民商才能起飛,而漢代的豪商們的確夠壕,但靠的都是辜榷、也就是壟斷,還有大宗交易。
尤其是王莽篡漢之後,東漢的商品經濟,較西漢時候其實是退步的。
漢武帝時為了緩解對外征戰造成的經濟壓力,而開始有萌芽的運輸稅、財產稅也就是“均輸”和“算緡”。
不過一來是本身步子太大,當時漢武帝已經快窮瘋了,這血抽的有些狠,直接傷了根兒,二來西漢後期、尤其是王莽又大舉複古,令商品經濟幾乎一蹶不振。
雖然漢代已經有“坊市”製度,但房價一般般。
到了唐代的時候,城內地皮價格才真正起飛,貴為吏部侍郎的韓愈,還在詩中寫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被南村群童欺負的杜甫更不用說,隻能在非一線城市的近郊,蓋個茅草屋……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東漢的商業並不完善,雖然有做大宗買賣的豪門,但卻缺少民商,民間對商業的需求也很低,小農經濟、對生活必需品以物易物,才是主流。
而這些所謂的大宗交易,很難為白圖提供稅收,就像是陳氏幫白圖運了一千騎兵來江東連掌握淮南的袁術,都沒有發現他們的行蹤,又去哪裡收稅?
除非有一天,白圖能夠開辟出穩定的商路、港口、交易點,令那裡成為令人信賴的集散地、大宗交易地點,比他們獨自接頭交易有更大的便利,才有收稅的基礎。
否則白圖總不能建個長城,將江東圍起來……
至於容易收稅的民間商品經濟,現在東漢較西漢時還要落後,九成九的漢民,都是徹頭徹尾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
這樣一來,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白圖現在就讓戶部修訂商稅規範,在商業發展起來之前就正本清源,而壞處……就是很長一段時間裡,白圖彆指望商稅能給自己補貼多少。
想要靠商稅養活自己,還隻是一個願景,近幾年還是要忍著良心的拷問,“盤剝”農戶來維持軍隊。
隻有等到糧食產量提升,令更多的人力從耕地解放,並且複蘇商品經濟,“商稅”才能夠漸漸派上用場。
甚至不僅是糧食,在食物產能提升之後,飲食結構也可以做以升級……
漢代在盛世的時候,尤其是西漢時,那幾個強悍時期,肉在民間也不算奢侈,邊軍每個月每人能配上幾斤的肉一般守軍的軍糧,是主糧和鹽靠運輸、輔食直接下撥財款,在當地采買。
隻有征戰在外的軍隊,會完全倚靠運輸糧草。
不過顯然這並不包括東漢末年,現在普通人能吃飽飯就已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