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江郡的一個小書佐,突然火了。
不僅是因為前幾天,他碰巧在白公遇刺時立了功,甚至……還有傳言稱,他是《孔雀東南飛》的原型。
焦仲卿自己也沒想到,主公他老人家,堂堂大漢車騎將軍,居然連這點事情都能觀察到?
本來回家之後,焦青想要和自己母親也說說此事,讓她萬萬不要再鬨焦青也隱隱發覺,此事背後應該另有旋渦。
然而卻沒有想到,回家時自己那族伯竟是也在,還在和他母親說著什麼,見到焦青回來,臨走時同樣莫名其妙的囑咐了幾句,令焦青的不祥預感愈甚……
沒幾天功夫,在莫名力量的引導下,焦家的事情,還真的在廬江傳播開來。
而白圖對外時,完全坐視不理的態度,卻越發令高鳴等人提心吊膽。
白圖從聽到焦仲卿的名字開始,就意識到這是一次機會在宗族權威上撕口子的機會。
至於之後他們幾個人撞上來,白圖也隻是順水推舟,從一開始白圖的對立麵,就是宗族禮法,而不是區區幾個太守府屬官。
不過有人要做醜角,白圖也並不拒絕,甚至……期待他們越“醜”越好。
否則真的隻是焦仲卿之事的話,按照周瑜說的,隨便提醒焦母幾句,就全都解決了,現在不僅是高鳴等人,白圖……同樣想把事情弄大、引發討論。
現在白圖也是羽翼已成,對於這種輿論衝突所帶來的負麵效果,有很強的抵抗性。
納賢館、選賢試的造血功能,已經漸漸顯現出來,即使因此而引來些守舊派的不滿,白圖自問也可以從容應對。
同時白圖這早早擺明車馬、亮出旗幟的舉動,也可以吸引同好。
白圖也專門又見了焦青,安撫他隻要在將軍府靜下心做事就可以,不用考慮其他的。
至於他城外老家……周瑜早就已經派人盯著,一切事態都在掌握之中!
《孔雀東南飛》直接以真實事件出現,無疑更加挑逗了大家的神經……
隻是一個虛擬的故事、男女主角還那麼慘,這自然令大家順著樂府詩的引導,進入“同情”的情緒中。
但是……現在故事有了原型,而且人家還沒自殺呢,自然就有人扛著《禮記》和大家長主義出來批判。
一時間廬江舒縣,再次成了關注的焦點。
白圖卻好像沒事兒人一樣,對自己遇刺一事,也隻是進行著有限的調查,表麵上並沒有擴大處理的意思,期間還回了壽春一趟,視察疫病控製情況。
此時壽春的瘧疾,也就是俗稱的“打擺子”,已經得到有效控製,造成的傷亡之小,在東漢末年來看,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這也令白圖的聲望,在一片爭論中,依舊忽忽悠悠的持續上漲。
呂布等人也因此而在壽春被立廟,壽春特色藥王廟正中是白圖和呂布,兩邊是太史慈、無名樵夫,還有蹭廟的孫策。
哪怕有人想要借《孔雀東南飛》之事,來攻訐白圖,也隻有望洋興歎的份兒,即便一個個唾沫橫飛,也隻是往太平洋裡砸雷陣雨。
當然,頑固的守舊派,也不會就此放棄,難以汙名白圖本人是一回事,守住最後的底線,是另一回事!
在不少人看來,白圖這次的已經是突破下限……
與此同時,以孔融為首的禮部大祭酒們,也沒有閒著,最近又出了不少文章,專攻的話題是仁者愛人。
這是孟子提出的理論,再根紅苗正不過。
此時解析這句話的本意是“仁者,是擁有慈愛之心的人”,不過孔融等人的破題方向,卻集中在“仁者,應該是關心‘人’的人”,也就是強行轉到“以人為本”的方向。
同樣的策略,都是沒有評價廬江之事本身,而是在側麵為友軍提供“輜重箭矢”。
而且車騎將軍作為造紙大戶,甚至還有自己的縣學,可以直接加到蒙童課本裡,輿論宣傳上優勢明顯。
終於在白圖視察災區之後,回到廬江舒城的時候,“決戰”的時刻仿佛要到了……
焦母在白圖回到舒城的第二天,便也趕進城來,同行的還有一些焦氏族人。
當然,不敢在將軍府前撒潑,而是按著規矩,去小門遞上帖子,說是要見焦青。
見到這一幕,不少關注著此事的各方勢力,這時都蠢蠢欲動起來,甚至……城中平民不少得知了消息後,也難掩看熱鬨的心思。
“這孫母……不對,是焦母,究竟在想什麼?居然敢質疑白公?”
“沒錯,他兒子在將軍府當差,眼看要被白公看中,將來平步青雲,她竟然還不知足?”
“話也不能這麼說……難道人家是焦青的母親,說破天去,也不能為了一個婦人……”
“哼,要我說……這背後肯定有人挑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