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肆擴增縣級官吏,就已經是在做鋪墊……
按照白圖計劃,至少需要五年,來積累足夠的人才儲備,並且漸漸改良地方官署職能。
五年到十年後,實現徹底的廢郡為州,以楚國現在控製疆域,設立百州——大概兩三縣便有一州,重點區域設“府”,參照宋代的軍、監製度,安置軍隊和官坊。
以州、府為六部垂直管理的末端,也就是確保州級有全套的六部下屬官署,實際上……相當於現在的大縣升為“州”或者“府”,拖拽兩個小縣,就像是地級市和下屬縣級市,算是變相的合並,避免地方官吏體係不完整。
同時不再設立郡,同樣劃分“路”為監察單位,作為六部垂直管理的中層機構。
至於百州計劃之後的縣令,就真正是“芝麻官”,和百裡侯再也扯不上關係。
白圖提出了州縣二級製之後,一路上和六部抽調的幕僚,也一起在針對性的進行考察……
每到一縣,都會抽驗各方各麵的數據、對比工坊數量提高所帶來的變化,以此對照州縣二級製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白圖提出此事,目前隻有六部的一些核心官員知曉,其中大部分人,內心持觀望、或是微微抵製的態度。
畢竟郡縣製都已經這麼多年,對比從前已經十分完善,而且白圖推動六部建立郡縣直屬官署之後,更算是完成了一次版本大概,按說已經可以了吧?
畢竟行政區域劃分的改變,無疑是政治不穩定的最大誘因之一。
如果提出的人,不是白圖的話,估計會是極力抵製,當場就有人要死諫的那種。
不過白圖的話……
這是從將軍府時期,空口白牙的建立六部開始,就一點點積攢起來的信任!
而且楚國朝堂上也有不成文的規定,大家可以杠楚王,但是請用現在的數據說話,不要用祖宗成法之類的名義去杠,否則……一律由禰衡代楚王回答。
故而雖有不少人態度謹慎,但卻是在謹慎求證。
因為還沒有官宣,各縣倒是被嚇了一跳,還以為楚王這是突擊檢查,不過之後也發現,大佬們隻是要了各縣的數據、並且做了簡單的觀政。
直到進了江夏,這對比就更明顯。
在吳郡、鄱陽郡範圍的時候,各地越大的縣城,周圍就有越多的工坊。
而江夏郡不同,因為一年前這裡還是戰區,而且當地豪族世家大多對工坊發展不敏感,剛好可以算是“原生態”的對比。
……
六月初八,白圖進入江夏郡不久,巧遇了一起家族遷徙。
雖然對方看起來,恨不得躲在地縫裡,不被白圖發現,但是白圖依舊下令上前詢問。
眼前不像是逃災,荊州也沒什麼災可逃,雖說……幾百人的規模,不是什麼大事,不過作為楚王,既然遇到了,還是要問一下的。
畢竟這種大規模的背井離鄉,往往代表當地有苛政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