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前三潘濬、賀齊、陳矯!(法正(o言o))
戶部前三法正、步騭、諸葛瑾!
民部前三諸葛瑾、法正、費禕!
吏部前三孟建、諸葛瑾、法正!
樞密院前三法正、郭淮、朱桓!
看著一個個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名字,許多士子都由衷的羨慕、甚至嫉妒起來,尤其是出現了不止一次的那兩位……
不得不說,法正還真不是胡亂吹牛的狂生,人家兩榜榜首,還有一個第二、一個第三!
僅次於他的諸葛瑾,也比他少了一個榜首的位置。
隻有法正自己,看到自己距離想象中的六連冠,差得不是一點點的時候,直接將鬱悶寫在了臉上。
當然,法正倒不會懷疑,是不是其中貓膩,而是越發的給自己鼓勁兒——看來不僅是那些之前就已經功勳卓著的老臣,連同一起點的“新人”裡麵,居然也有不少能望到自己項背的?
要知道除了工科之外,法正原本以為,自己“不太擅長”的禮科、刑科,和這些“凡夫俗子”比,也應該能夠一舉奪魁呢……
怎料直接被擠沒了影兒!
側重於人事管理和驗收監督方麵的吏科,原本法正也“略通一二”,卻被孟建、諸葛瑾兩人超到了前麵,屈居第三,甚至在民科都被諸葛瑾超過。
這在爭強好勝的法正看來,簡直是一種打擊。
還好最有把握的軍科,還有戶科沒什麼意外,否則我法孝直還要不要見人?
法正的不服氣,是正麵激勵更多些,性格與經曆決定,他隻是有些爭強好勝、更有表現欲,並不是執拗,更不至於嫉妒誰。
隨著時間的流逝,法正也會越發明白,這次同在榜單的學神,也都並不簡單……不過都不及自己就是了!
首先是工部的三位,都是二十歲上下的青年,平均年紀應該是各部前三中最小的。
三人都是楚國人,趙爽、闞澤是江東本地人,嚴畯也是在前幾年,隨家人一起從徐州遷來江東避亂……
在《三國演義》中,闞澤和嚴畯都隻是打個醬油,在曆史上,為官也並不出眾,闞澤勸諫過孫權重“禮”,嚴畯被考慮過成為魯肅之後、去和關羽對線的人,不過他本人根本不敢上任,同樣也是大儒,對《孝經》很有研究。
放在《三國演義》的劇目裡,都隻用群演就夠擔當。
和諸多學神橫向比較就能看出來,兩人在禮科根本拿不出手……
反而是兩人在“副業”上的天賦,令他們在這次科舉中得以揚眉吐氣!
曆史上闞澤在數學方麵成就斐然,為《乾象曆》、《九章算術》寫過“注”,雖然這方麵所著的經典未能流傳後世,但相傳南北朝時候,祖衝之能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就是吸收了一些來自闞澤的經驗。
而嚴畯則是在水文方麵造詣匪淺,著有《潮水論》,是最早的潮汐方麵的著作,隻是內容同樣遺失。
至於榜首的趙爽,那就更厲害,曆史上雖然沒有做官,但是卻在三國時期,就提出並驗證了勾股定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