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的第二天,內廷司正式下旨,命紀王、言闕、柳澄總理,葉士禎、蔡荃為主審官,複查祁王與赤焰逆案。對於這樁曾經撼動了整個大梁的巨案,當年懷抱疑問和同情的人不在少數,隻是由於強權和高壓的威逼,這股情緒被壓抑了十三年之久。隨著夏江的供認和複審的深入,梅嶺慘案的細節一點一滴地被披露出來,朝野民間的悲憤之情也越漲越高,幾乎到了群情沸騰的地步。
聶鋒、衛崢、齊宇、墨林等等當事人及人證,陸續進了金陵城。這些人都被蕭景琰帶走了。如何讓這些人在最恰當的時機以最自然的方式出現,都是郢萱與梅長蘇之前謀劃好的。如今,郢萱恢複了身份,又作為原告,沒有那麼自由。因此,處理那些變數,便成了梅長蘇和藺晨的事。
到了六月中,重審的過程已基本結束,但由於此案牽涉麵廣,並不是單單隻改個判決就可以了事的,所以又延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詳細決定如何更改、補償和撫恤的諸項事宜。
七月初四,皇太子率五名主審官及原告嘉華郡主入宮麵君,從早晨一直停留至黃昏方出。兩日後,內廷司便連傳三道旨意,其一,宣布昭雪祁王、林燮及此案所牽連的文武官員共計三十一人的大逆罪名,並將冤情邸傳各地;其二是下令遷宸妃、祁王及其嫡係子女入皇陵。並重建林氏宗祠,兩人皆按位恢複例祭供饗;其三是下令重建祁王府,祁王遺腹子蕭彌生入族譜,封兩株親王,祁王嫡長女嘉華郡主加封嘉華公主。其餘此案幸存者複爵複位,加以賞賜。冤死者由禮部合議給予其家人加倍優厚的撫恤,並定於七月十五在太儀皇家寺院設靈壇道場,由皇帝率百官親臨致祭,以安亡魂;其四,此案首犯夏江、謝玉及從犯若乾人,判大逆罪。處以淩遲之刑。謝玉已死,戮屍不詳,停究,其九族除蒞陽長公主首告有功恩免三子外,均株連。
這三道旨意,已大概確認了翻案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各部各司及各地方擬細則執行地事了。
夏江被處刑的那天,言豫津陪著郢萱遠遠站在高樓上看了看。這位曾經威風八麵的懸鏡首尊,末路時竟得不到一滴眼淚。夏春、夏秋已判流刑在外,夏冬雖帶著棺木在刑場等待收殮骸骨,卻並沒有進場拜祭的打算。夏江披散著頭發被綁在邢台上,連個來送彆的人也沒有,倒是負責監刑的言侯走到近前,不知跟他說了幾句什麼。
“就因為當年父王向陛下建議廢除懸鏡司,夏江就敢設計出那麼一樁通天冤案來。”郢萱看著劊子手舉起的大刀,黯淡道:“七萬赤焰軍被冤殺在梅嶺,朝局越發渾濁不堪,大梁發展遲滯引來外敵覬覦。你說人心,究竟能自私到何般地步?”
“彆想了!”言豫津拉著她的手,迫使她轉過了頭,不再看那血腥的場景。溫聲道:“如今夏江已經伏法,彌生也繼承了祁王的爵位,你何時履行對我的承諾?”
郢萱心中本是極為憤懣,卻被他突如其來的問話轉移了心神,無奈一歎,道:“你知道的,暫時恐怕是不行了!”
是啊,這場婚事,還是要拖下去,因為四境那些惡狼,終於忍不住了。在得知大梁內亂之際,邊境各國便暗中組成了聯盟,調兵遣將,郢萱為了避免翻案之事再起波瀾,花了不少心力挑撥各國關係。可惜,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收效甚微,如今,怕是快要拖不住了!郢萱手上的消息從沒有瞞過言豫津,對於大梁如今的處境,他們心知肚明,他們兩人,注定是要上戰場的!
七月十五,祭奠按期舉行,為示尊重,皇帝與太子均著素冠。親自拈香於靈位之前,並焚燒禱文告天。當日天色陰慘,氣氛悲抑。梁帝添了香燭之後,還曾當眾落淚。郢萱不知他此行有幾分真心,不過若是天上英靈有感,至少梁帝這樣的態度,會讓他們好受一些吧。
在蕭景琰的秘密安排下,梅長蘇以人子身份,舉行了一次十分正式的祭祀。隻不過除了那一天之外,寫著“林殊之位”的小小木牌會一直在這所幽涼森森的祠堂之內,占據著在外人眼裡它應該出現的位置。
翻案一事塵埃落定,梁帝終究再次病倒了,太子正式監國。有郢萱暗中相助,朝堂並沒有任何亂象,反而越發清明而煥發生機。
隻是好景不長,兩月後,郢萱暗中挑撥各國關係一事終究被查出,各國聯盟再次組建,發兵梁國。萬幸,這兩個月,在郢萱的提醒下,蕭景琰已經調換邊防將領,時刻整軍備戰,倒是沒有被打個措手不及。
大渝、東海、北燕和夜秦幾乎是同時興兵,南楚雖因攝政王宇文霖當政而與大梁交好,但國內主戰派也是蠢蠢欲動。就算是之前做好了備戰,如今大梁內兵將依舊相形見絀。
太子宮中,霓凰郡主、蒙摯、郢萱和言豫津這些太子一係的武將,在聽說蕭景琰打算禦駕親征後,都聚在書房議事。梅長蘇帶來了藺晨,郢萱帶了彌生,霓凰郡主帶了穆青,一下子顯得書房擁擠了不少。彌生和穆青就是旁觀學習的,隻能在一旁端茶送水,插不上什麼話。
蕭景琰開口道:“東海水軍多次侵擾海境,我與他們也交過幾次手。他們雖擅長水戰,但畢竟登陸地兵力有限,入不了腹地,駐軍本來可以應付,隻是地方官安嬉日久,不習水戰而已。所以朝廷不須派兵,隻要指派擅長水戰的將領前去統籌戰事即可。沿海各州駐軍兵將大都已在當地安家,這是保自己的家園,比起異地征派過去的軍隊而言,他們反而要更儘力一些。”
言豫津接著道:“夜秦也是,彈丸之國,地處西陲,兵力薄弱,在當地作亂而已,最遠也打不過朝陽嶺,不過是疥癬之患。隻要分調鄰近諸州的兵力控製事態,等騰出手來,大可將梁國版圖再擴大一些。”
梅長蘇歎了口氣,道:“真正正危及大梁江山的,隻有十萬大渝軍與五萬北燕鐵騎,算起兵力來,我們倒也不必太心虛,隻是將領不足罷了,殿下想要禦駕親征,為的也是這個吧?那我們就先來布將!這場戰事必須動用赤焰舊將。這一點殿下沒有異議吧?不是我自誇,雖然帶的不是熟悉地兵。但赤焰人的聲名擺在哪裡,首先就不需要擔心屬下兵將是否心服地問題!”
“這是當然!沉冤方雪就臨危受命。隻會令人感佩。若派了其他人去,怕隻怕將士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又要賣命為大老爺們掙功勞了……”蕭景琰讚同道。
“之前接到消息後,我們便粗粗排過一遍,隻是東海之患突發不曾計算在內罷了!”梅長蘇道:“先說夜秦,一屬國作亂罷了,衛崢和齊宇這十幾年在江湖得了不少曆練,他二人去便足以應付。如此,殿下可讚同?”
“可以!”蕭景琰點頭。
“東海那邊,豫津之前隨殿下多次海上征戰,武藝更是高絕,他去是最合適不過的。”梅長蘇道。
“這個自然,豫津之才,早可以獨領一軍了!”
“多謝殿下信任!”言豫津躬身道,“此次,豫津必徹底消弭東海水患!”
“南楚主戰派蠢蠢欲動,但穆王府威名卻極有震懾之力,他們姐弟二人回南境,定可保南境不失!”
“不錯!”
“剩下的,就是大渝和北燕!我曾與大渝交戰多次。北境,是我最熟悉的戰場,大渝,是我最熟悉的對手。”梅長蘇緩緩開口,薄薄的笑意中充滿了如霜的傲氣,“也許因為骨子裡還是一個軍人,即使是在這漫漫十三年的雪冤路上,我也隨時關注著大渝軍方地動向,沒有絲毫的放鬆。我去,你可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