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雲這個高額的懸賞,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了震驚。
其實在天音集團成立的這幾年中,已經出現了好幾個身家百萬的人,且不說梁孟鬆,李芸這樣年入百萬美元的頂尖人才,就是在研發中心裡麵,黃令儀,蔣明煒等人也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這在當前的中國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要知道,即便進入90年代,很多國人的工資也是剛剛邁入百元門口,能夠月入一兩百塊錢,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收入,萬元戶依然是個人人羨慕的頭銜,大部分先富起來的人都集中在個體戶這個群體上,普通工人中,也有少數人家裡有了上萬元的存款,但這個比例非常低。
所以百萬富翁在這個年代是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仰望的高度,普通工人乾一輩子,能攢到幾萬塊錢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即便是在國內被吹噓為遍地黃金的深圳,普通打工人的工資也就是幾百塊錢,月收入上千元的也都是非常少有的,不是做生意的小老板,就是工廠裡的高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項目就能獎勵負責人上百萬獎金,這聽起來絕對是個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但是段雲這麼做絕對不是人傻錢多,他也是有自己的算盤。
當今國人普遍不重視技術專利,但對段雲來說,科技專利確實非常有價值的東西, MD播放器和VCD都是90年代開始興起的高科技電子產品,商業價值非常巨大,靠著這款產品,以及天音集團龐大的銷售售後網絡,是可以讓段雲至少賺到幾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利潤的,這一點段雲完全能看得到。
尤其是VCD,最早是由索尼,飛利浦,JVC和鬆下等電器生產廠商聯合於1993年製定,屬於數字光盤的白皮書標準。
然而世界上第1台VCD機卻是中國人生產製作出來的,在1992年4月的時候,還在AH電視台上班的薑萬猛前往美國參加國際廣播電視技術展覽會,在這次展覽會上,薑萬猛被美國 cube公司展出了一項不起眼的技術, MPEG解壓縮技術牢牢的拴住了目光。
當時的薑萬猛敏銳的意識到,可以把圖像和聲音儲存在一塊比較小的光盤裡的MPEG技術,意味著可以創造出一種物美價廉的視頻產品,供老百姓家中使用,而ce be公司的董事長孫燕生恰好是美籍華商,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將這種壓縮技術開發成為電子消費產品。
於是薑萬猛當季投資了7萬美元開發,1993年9月,倆人合作,在合肥開發出了世界上第1台VCD影碟機,取名為“萬燕”,當以每台4000~5000元的高價投放到市場時,首批1000台VCD機一投放就被各大電子廠家全部買走,當做樣機,銷售異常火爆。
隨著萬燕 VCD的成功,愛多新科,下心萬利達,金正先科,紛紛湧向市場,他們用研究萬燕的樣機,製造出了VCD產品,立刻占領了大部分市場,1995年到1997年,媒體用井噴來形容VCD市場的盛況,由此可見,這種VCD播放機在中國市場是何等的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