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的企業能夠參加製定行業標準嗎?”李芸有些疑惑,轉頭對段雲問道:“那不一直都是發達國家的事情嗎?咱們想要賺取美元,就隻能按人家的規矩辦,他們也不會給咱們這樣一個機會吧?”
對於國際商業上的事情,李芸還是比較了解的,她也知道,美歐等發達國家麵對發展中國家一直都有一個技術壁壘,他們掌握的幾乎全部高科技產品的話語權,製定規則的同時也會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嚴格監管,這幾乎是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使得他們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了絕對的主動和話語權。
中國這些年發展很快,很多電子類的產品產量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比如錄音機,洗衣機等家電產品的產量位列世界前列,某些電子類產品材料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但是由於中國企業既不掌握核心技術,也沒有加入相關的國際行業標準聯盟,使得國內很多企業不得不向相關的國際企業聯盟交納高昂的專利和標準費用,產品的利潤大部分都被國外企業拿走,自身的利潤微乎其微,一直扮演著打工仔的命運。
就比如之前這長城電腦,一直是國產電腦銷量最高的品牌,但是核心零部件都是來自國外, CPU是日本N EC仿製的8088,硬盤是日本TEAC的,核心集成芯片代工費相當高昂,整台機器有將近2/3的利潤是被日本廠商拿走了,長城電腦看起來比較風光,但實際上就是在為國外的廠商打工。
李芸以前是當翻譯出身,但她在天音集團工作了這麼多年,然後又成為了天音香港分公司的負責人之後,對國際貿易的本質看得越來越透徹,而且在很多方麵都有自己的深入研究。
在李芸看來,國際貿易一直以來都是遵循著嚴格的等級和層次的,美國可以說是巔峰的獨一檔,是這個世界的金字塔塔尖,無論軟硬實力都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換句話說就是全世界的其他國家加起來,也比不上美國。
至於這個世界的第2層就是歐洲和日本,但是歐洲國家太分散,由於常年麵對蘇聯的威脅,在軍事上對美國的依賴性很大,雖然科技也比較發達,但總的來說和美國還有差距。
日本雖然很風光,甚至一度揚言要買下美國,但實際上他注定隻能成為美國的附庸,尤其海外市場對美國的依賴性非常大,所以很多方麵都沒有自主性。
至於第3檔次,都是一些歐洲邊緣小國和發展中國家,中國目前絕對算得上是第三世界的優等生,但是因為並沒有納入 WTO這樣的國際貿易體係,所以在世界經濟的占比很低,科技經濟都不算發達,雖然有超過10億的人口,但在世界經濟領域卻幾乎沒有話語權。
從中國建國的這幾十年來,中國國內的企業還從來沒有參加過一項國際行業的技術標準製定,這顯然是與中國的大國地位不相符的,但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段雲如果想讓自己的天音集團成為一流的跨國科技企業,他就必須要邁出這一步,而且這是VCD的研發成功,確實給他帶來了一些機會。
前世的時候,中國的萬燕雖然研發生產出了世界第1台VCD樣機,但由於沒有注冊專利,最終被日本廠商捷足先登,在1993年年底的時候,有索尼,飛利浦,JVC和鬆下等電器生產廠商聯合製定了 VCD的標準,屬於數字光盤的白皮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