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場周圍不時的傳來其他展位的各種搖滾音樂聲響,然而王洛賓的歌曲卻有著非常強的穿透力,不同於電音的那種悠揚質樸的聲音觸動了所有人的神經,以至於站在門口昏昏欲睡的保衛人員也都在這一刻抬起了頭。
讓段雲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產品在CES展會上吸引其他參展人員的並不是靠產品的性能,而靠的是中國的民樂。
這其實就是商業的本質,產品有時候吸引消費者往往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它的包裝。
一首歌曲播放完成之後,天音集團的展位前立刻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
而在這其中,幾乎一半以上都是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媒體。
眼見前來參觀展位的人越來越多,在幾名分公司人員有些應接不暇的時候,李芸也開始上前幫忙,充當起了接待人員。
相比於其他展位的模特,李芸個頭確實比不過專業的模特,打扮上也顯得有些莊重,但她的外語非常流利,而且同時掌握多門外語,而當他看到一些來自法國,西德這樣的國家記者出現在展位周圍後,立刻用他們本國的語言熱情的招呼,並做了詳細的產品介紹。
到了這個時候,展會現場似乎還沒有人意識到段雲帶來的VCD是一款世界首創的電子產品,因為從光盤上來看,似乎就是8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鐳射光碟機,而當天音集團的接待人員開始介紹 VCD這種產品的技術原理的時候,這才立刻吸引了一些專業的人士注意,很多人終於發現這款產品的不同尋常。
其實相比於美國日本這些國家的跨國巨頭,他們在來參加展會之前,就已經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對自己這次參展的產品進行了介紹,這也算是一種參展前的“預熱”,所以在展會開始之後,各自的展位早已出現了很多等候的記者和專業人士。
但是段雲在國外媒體基本沒有什麼宣傳渠道,在國內的時候,天音集團的公關部非常強大,他們幾乎和國內所有主流媒體都建立了合作關係,另外還長期供養了一些高級撰稿人,所以天音集團出產任何一款產品的時候,一波錢砸下去,各種廣告會鋪天蓋地的席卷全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讓新產品家喻戶曉,隨之產品的銷量就會暴漲,訂單如同雪片一般從全國各地飛來。
但是在國外,段雲根本沒有這樣的渠道。
最早天音集團開發NAND閃存芯片的時候,也隻能靠黃令儀在美國的《科學美國人》雜誌上撰稿,這才逐漸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注意,並促成了後來和IBM,德州儀器等國際巨頭的合作,但是前前後後也耗費了不少的時間。
所以段雲如果想在美國打開市場,也必須要有自己的宣傳渠道。
不過相對來說,美國媒體基本全都是私有的,隻要你肯出錢,他們肯定也會不遺餘力的為你宣傳,隻不過在廣告費方麵,會比國內貴很多,動輒十幾萬到上百萬,這裡指的是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