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企業的一些深層問題上形成共識,對段雲和楊受成來說,都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包括楊受成在內的很多港商,都對投資內地的企業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優質企業,他們更有合作的需求,因為按照港商的投資思路來說,他們需要在內地找到一家實力強悍的企業作為支點,然後逐步開拓內地的廣大市場。
經過一上午的參觀,楊受成對天音集團的實力有了新的認知和認可,中午一起共進午餐的時候,跟隨楊受成來內地參觀的評估團隊,臉上也都個個麵帶笑容,並且直言不諱的表示天音集團技術實力確實強大。
到了下午,按照之前既定的行程,段雲又領他們來到了深圳寶安縣的灣區研發中心,而在這裡,楊受成等人又看到了令他們瞠目結舌的一幕。
楊受成從來沒有想到,在深圳居然還有一個“蘇聯村”,這裡聚集的數百名蘇聯各方麵的技術專家,包括他們的家屬,都已經在這裡定居。
按照段雲的說法,整個寶安縣灣區研發中心是投資數億元,模仿美國矽穀進行修建的,但實際上,這裡和矽穀的差異有些大,灣區研發中心顯然有的另外一種特色,這裡的研發中心建築相對比較密集,而且不像美國矽穀那樣分部隨意,這裡的區域劃分規則,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重點技術研發項目,看起來更密集,整合的優勢也更強。
包括楊家父女倆人在內,很多的港人對於蘇聯都有著一種特殊的印象,紅色,強大,鋼鐵洪流,世界兩極……諸如此類的詞彙,一直以來都成為了港人對於蘇聯的一種標簽認知,甚至在很多港人看來,巔峰時期的蘇聯似乎比美國更強大更可怕。
進入蘇聯村後,蘇聯村這邊的負責人達斯坦帶領研發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列隊迎接段雲和楊受成等人的到來,他們每個人都穿著灰色的西裝,胸前也彆的前蘇聯時期的一些標誌胸針,看起來非常的有氣勢。
即便蘇聯解體,對於他們這些老一代的布爾什維克來說,骨子裡依然殘存的一些信仰,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蘇聯解體之後,他們並沒有選擇待遇和工作環境更為優厚的西方國家,而是接受了段雲的邀請來到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因為如此。
而且據段雲所知,在這個已經初具雛形的蘇聯村中,還成立了一個“黨支部”,主要是負責管理蘇聯村的日常生活,讓每一個遠在異國他鄉的蘇聯人,都能夠體會到“組織的溫暖”。
對於這件事,段雲自然不會乾涉,隻要這些蘇聯專家能為公司作出貢獻,而且不違反國家的法律,其他的事情都是無所謂的,而且成立這樣的組織,也幫助段雲解決了外國技術團隊來華生活和管理上的問題,這當然是值得鼓勵的。
當得知前來迎接的蘇聯村負責人達斯坦博士是明斯克信息大學微電子工程博士,當選過白俄羅斯共和國科學院院士,而且還是獲得過蘇聯功勳發明家稱號頂尖蘇聯專家號之後,楊受成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以至於雙方握手的時候,楊受成的手掌也有些微微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