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政府公車(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081 字 10個月前

一汽先後找到了德國奔馳和美國克萊勒斯,但都在合作方麵的事宜產生分歧,最終隻能告吹。

到了 87 年的 10 月,當時大眾集團的董事長哈恩來到中國考察,“順道”考察了一汽,結果被一汽的規模所震驚,援引他本人的話來說:“上帝,我怎麼沒有早一點發現中國有如此大的汽車廠。”隨後哈恩當即便就提議將奧迪 100 放到中國國產。

奧迪100正是奧迪A6的前身。考慮到奧迪100在德國當時已經是明星車型,車身結構全部是輕量化材料製成,更為重要的一點風阻係數僅為0.30,奧迪100成了先進設計的同義詞,於是一汽和奧迪當即就達成了合作的意向。

合作之後,1988年德國奧迪公司授權中國一汽生產奧迪100,第一批就生產組裝了499輛奧迪100,局限於當時國內對高檔豪車的了解,這一批奧迪100瞬間就被政府部門搶購一空,自然奧迪100成了名副其實的官車。

對於奧迪成為政府部門的首選公務用車,當然跟奧迪在中國的定位也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我國選用公務用車,都會選擇低調實用而且具備檔次和地位的車型,而奧迪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寶馬,奔馳,奧迪並稱德國三強。區彆於寶馬豪華運動和奔馳豪華舒適的定位,奧迪在中國采取了差異化的市場細分策略,將低調和成功作為其市場定位。

這與中國政府尋求低調而不失地位車型的需求相當吻合,奧迪作為政府公務用車就更顯得順理成章!

其實相比於奧迪100,沃爾沃940在歐洲同樣是屬於豪華車定位,而且沃爾沃轎車因為在國內知名度並不如日係車和其他德國豪華品牌,所以從低調而不是地位這一條來講,也是符合要求的。

隻不過最早引進國內的沃爾沃940轎車因為關稅的原因,價格過於高昂,每台轎車的價格高達70多萬元人民幣,這筆合資國產化的桑塔納轎車和奧迪100高出了近兩倍的價格,所以國內能買得起這種教師的人很少,而政府出於采購的預算,也不會把這種轎車當成政府用車。

但是這次通過引進生產線和設備的國產化之後,沃爾沃940轎車的成本和國內售價都會有大幅度的降低,完全可以在一兩年之內和國產桑塔納處於同一價位,這也就使得沃爾沃轎車具備了成為政府公車的先決條件。

不過想讓沃爾沃成為政府公車,成本和價格其實並不是決定因素,關鍵還是需要上級領導的認可和批準,這就需要段雲對相關政府部門的公關,讓上級領導將沃爾沃940轎車加入到政府公司的采購清單中。

段雲雖然名氣很大,但他並不是體製內的人,所以這種事情他唯一能夠尋求幫助的隻有保利公司,如果保利公司高層領導願意出麵,那麼這件事還是很有希望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