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汽車碰撞實驗(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249 字 10個月前

90年代中國電視台的廣告,內容比較單調,基本上就是一句核心廣告語,剩下的就是介紹產品的獲獎情況和廠址,所以那個時候經常能夠聽到“省優,部優,國優”之類的標簽。

80年代也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廣告,比如燕舞音響,以及日本電器產品的廣告,給日本電器代言的都是一些在國內非常有人氣的女星,這也使得山口百惠酒井法子之類的女明星,成為了很多男性心目中的女神。

所以段雲想要短時間的爆炸新聞效應,他就必須要拚一把。

不過段雲是絕對不可能做那些無腦冒險的事情,就算是要拍這種廣告,他也必須要有足夠的準備和信心。

事實上,在早期歐美汽車公司研發安全氣囊的時候,還沒有碰撞載人的出現,基本上全部都是由工程師冒著風險,親自進行測驗,並且獲得相關寶貴數據的。

至於國內關於汽車碰撞和安全氣囊的測試,是最先由長春一汽大眾搞出來的,而這其中一個關鍵的人物就是邱少波。

1989年2月,剛工作一年的邱少波突然得到一個出國機會,到德國奧迪技術中心進行培訓。

一年前,他從吉林工業大學(現在的吉林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長春汽車研究所(簡稱汽研所)車身試驗室。彼時,中國還沒有車身耐撞性和整車碰撞的概念。那次到德國奧迪技術中心,是接受汽車試驗技術全麵培訓。

所謂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讓邱少波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對方先進的技術設施,也不是令人震撼的碰撞試驗,而是奧迪的一套試驗體係。

這套試驗體係與試驗室、試驗設備構成3條主線。某種程度上,這3條主線就是一個整車企業的產品開發能力體係,也是其精髓。站在體係角度思考問題,成為邱少波那次出國培訓的最大收獲。

1993-1994年期間,邱少波再次被派往德國奧迪技術中心,擔任一汽常駐奧迪公司技術總代表。派駐期間,他更係統地了解了碰撞試驗過程和設施細節,比如到設計部門了解零部件設計導向、安全帶設計標準、座椅設計標準等,這些為後來汽研所試驗設施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1995年,長春汽車研究所開始籌建碰撞試驗室,這是國內整車廠的第一個碰撞試驗室,4年後建成投入使用。

也就是說,一直到1999年年底的時候,中國國內才第1次出現汽車碰撞實驗室。

另外段雲在當初前往瑞典參觀沃爾沃汽車工廠的時候,也曾經親自見識過沃爾沃的整車安全碰撞實驗室。

當時沃爾沃碰撞實驗室牽引係統采用橡膠繩,負載1.5t,軌道長度80米,最高試驗速度僅為55公裡/小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