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段雲坐飛機前往了四川山區的一所希望小學,準備進行捐贈活動。
1991年4月15日,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自1990年9月以來鄧小平、***和李鵬同誌為“希望工程”的題詞,並宣布從當日起在全國實施“希望工程--百萬愛心行動”計劃,旨在動員更多的人參與“希望工程”,儘快使我國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權利。
從希望工程正式實施的那一天,段雲就積極參與這個慈善項目,並以每年捐贈50所希望中小學的速度,在短短的兩年多的時間,就在全國各地捐贈了100多所希望學校。
其實早在希望工程之前,段元就已經和中國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建立了聯係,在偏遠山區不斷的建設學校以及村鎮醫療所等設施,每年光是用在這一項的捐贈支出,就已經超過了500萬。
其實對於富豪來說,搞慈善捐助就是一個遊戲而已,因為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越來越多先富起來的人打破了原來那種均負均貧的社會框架,為富不仁的人很多,仇富的人更多,而對於段雲來說,為了消除社會,對他們這種新貴階層的敵意和仇視,慈善就是最好的階層潤滑劑。
不過段雲本身也是有社會責任感的,當金錢在他眼裡已經逐漸變成一種數字的時候,他也願意付出更多,向整個社會表達自己的善意。
坐了兩個多小時的飛機,然後又坐了一個小時的汽車,當段雲一行人來到這所位於四川涼山州的希望小學之後,眼前的一幕讓他感覺有些意外,隻見此時學校的門口,已經停了10多輛汽車,大量的記者都已經提前架好了三腳架和攝像機,似乎早已等候多時了。
段雲隻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就麵帶笑容迎了上去。
其實這些來的記者,也都是段雲團隊提前安排好的。
段雲每年投資500多萬做希望工程的捐助,如果工作不宣傳,根本不會有人知曉,也達不到段雲想要的目的,而如果把小的善舉進行放大性的宣傳,就能夠事半功倍,這也是當前很多國內富人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但凡他們向社會捐助仨瓜倆棗,都要開個新聞發布會,恨不得讓全世界人知道,說起來這都是人之常情。
而段雲選在六一兒童節這天來自己捐助的希望小學搞捐贈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其實並不是顯示他的社會責任感,而是因為前兩天剛做完真人汽車碰撞直播,很多人對這場直播還存在質疑,認為段雲其實受了很重的傷,所以選在這個節點做慈善,然後通過媒體曝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沃爾沃940轎車的真人碰撞實驗是成功的,他本人毫發無傷。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