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發現(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2904 字 10個月前

“這是……109廠生產的等離子體浸沒式離子注入機!?”進入芯片生產車間,當倪光南看到位於門口的一台儀器上的銘牌之後,有些驚訝的問道。

“是的,目前我們這個生產車間85%的設備實現了國產化,這些都是通過和電子機械工業部合作,由他們提供的一些國產設備。”段雲點頭說道。

“HQ-3……”看到機器銘牌上的型號,倪光南越發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隻聽他接著說道:“這難道是109廠生產的第三代等離子注入機?就不可能啊……無錫的742廠用的也隻是HQ-2,難道說你這裡的設備比無錫的742廠還要先進?”

作為國內的頂尖微電子技術專家,倪光南的眼光還是非常厲害的,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其中非比尋常的地方,以至於他還把眼鏡摘了下來,反複揉了揉眼睛,再次進行了確認。

作為中科院計算機所和聯想集團的總工程師,倪光南這些年也一直在關注國內芯片的發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認為國內最為先進的芯片企業,應該是位於無錫的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公司,而華金公司正是由無錫742廠和24所無錫分所合並而成的,並且華晶也被列為了機械電子工業部908工程的重點扶持的企業之一。

所謂的908工程就是在1990年的時候,機械電子工業部召開了一個全國性的科研會議,從工業部下屬的上百家單位抽調人員,集中編寫一微米製程電路項目建議材料,並於當年的8月立項,命名為908工程。

倪光南作為中國計算機所的所長,他也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而且也為這個項目準備了大量的材料,並且抽調了所裡的一批年輕技術骨乾參與這個項目。

而當時江蘇,浙江,山東,上海以及深圳各地都積極爭取,而最後部裡決定1微米六英寸芯片生產線建設還是放在江蘇無錫,同時也在深圳建立了微電子基地,中科院計算機所的那些技術人員,最終也全部前往無錫,和其他單位的技術人員一起協助908工程的研發工作。

至於說深圳這邊,雖然倪光南也聽說機械電子工業部在深圳設立了中國第三個微電子研發基地,但是相比於BJ和無錫,深圳的微電子基地似乎有些“默默無聞”,雖然天音集團作為深圳微電子基地的核心企業,然而這些年的民用產品使用的芯片卻並不算先進,基本上都是模仿的國外的產品。

但實際上,即便是像倪光南這樣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總工程師,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夠完全掌握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