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尷尬的銷量(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076 字 10個月前

早川次郎沒有想到,李芸居然會突然問他這樣一個問題。

不過關於液晶彩電在美國市場銷售的問題,也確實讓他感到有些尷尬。

因為技術上不夠成熟,加上成本高昂,所以夏普公司寄予厚望的液晶彩色電視機,去年在美國的銷量確實非常慘淡,甚至已經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作為一家電子科技廠家,過去夏普的彩色電視機在美國市場還是比較暢銷的,每年的銷量都能達到230萬~450萬台之間,即使放眼整個日本的家電企業,能夠在美國市場取得這樣高的銷量,也是少之又少的,曆史上隻有東芝電視機在美國年銷量突破過500萬台,達到了驚人的860萬台。

東芝可以說是“彩電之父”,1960年7月,東芝電視推出了日本第一台彩色顯像管電視機,被譽為日本“彩電之父”。

1971年,東芝生產了世界首款同時采用11種集成電路的大型集成電路化彩色電視20C60,並成為世界上第一批開始銷售高集成電路化彩電的企業。

在整個80年代的時候,東芝在美國的業務達到了一個巔峰,尤其是彩電產業,一直都是美國市場銷量最高的廠家,然而由於後來向前蘇聯出售五軸數控機床的“東芝事件”,導致東芝公司在美國受到了打壓和抵製,銷量開始瞬間銳減,以至於幾年後,依然沒有徹底恢複元氣。

反觀夏普電子,卻趁著東芝東窗事發的時候,一度占據了美國彩電市場銷量榜首的位置,也正是因為如此,夏普集團才會最終選擇在美國上市他們最新研發出來的液晶電視,並向以美國市場為基點,引導全球的液晶電視產業。

然而讓夏普集團沒有預料到的是,由於價格昂貴,夏普的液晶電視在美國遭遇了滑鐵盧,而且第一代的夏普液晶彩色電視機還存在著很多質量問題,比如壞點和殘影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以至於夏普液晶彩色電視機在美國上市的兩年裡,總共的銷量還不到10萬台,這相比於夏普的傳統顯像管彩色電視機動輒幾百萬台的銷量來說,簡直少的可憐,甚至可以用銷量慘淡來形容。

“據我所知,前年你們夏普集團在美國銷售的液晶彩電隻有18000台,去年稍微高一點兒,但也隻有不到42000台銷量,你說這是商業機密不能對外公開,但事實上你們公司去年的對外財報中,已經明明白白的把液晶彩電的銷量寫了進去。”李芸看了早川次郎一眼,接著說道:“即便科技水平再高的產品,如果沒有足夠的商業價值,那也是沒什麼用處的,我想關於這一點,早川先生應該心裡有數……”

李芸顯然早已經掌握夏普集團這兩年的經營情況,事實上除了液晶彩電,包括目前夏普公司所有經營銷售的產品情況,李芸都進行了詳細的摸底,她在香港那邊有特殊的情報來源渠道,隻需要一個電話進行谘詢,對方就會發來詳細的傳真資料。

作為任何一款高科技產品,如果不能在市場上展現其商業潛力,那就是一款失敗的產品,這在任何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公司來說,都是最基本的常識,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沒有商業價值的研發項目最終都會被減緩研發或徹底終止,曆史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包括索尼,東芝,鬆下這樣的日本公司,也都開發過類似“叫好不叫座”產品,而最終這些項目也全部被叫停終止,幾乎無一例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