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張國光直視了段雲野一眼,然後輕輕的點了點頭。
張國光當然也希望段雲能夠接受更多沈陽虧損的市屬企業,但他也知道,這樣的要求確實有些過分了,而且作為改革開放這十多年來,沈陽最大的外來投資者,張國光也是不能把他逼的太狠,這件事還需要具體的協商,不能直接談崩。
其實無論是張國光還是武迪生,他們都是非常精明的人,早些時候武迪生和段雲談判的時候,也提出了很多似乎有些過分的要求,不過最終他和段雲都做了一些妥協,而且之前承諾段雲的事情,也都全部做到,這一點還是非常難得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倆人才逐漸建立起來了信任,並最終讓沃爾沃汽車項目落戶沈陽。
至於說張國光,他對汽車產業方麵的事情了解的並不如武迪生場那麼深入,所以他的想法就比較簡單,乾脆,那就是如果天音集團需要SY市政府的配合和幫助,那段雲也同樣需要幫助SY市政府這邊解決一些實際性的問題,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利用他們企業的技術和影響力,幫扶沈陽的這些虧損企業,從而減輕SY市政府的財政壓力。
從倆人第一次的交鋒來看,雖然並沒有達到張國光的最終目的,但至少段雲也願意提供一些相關的幫助和支持,對於這樣一個談判結果,張國光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是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
“張書記,我想問一下,目前咱們沈陽這麵需要承包的企業主要是從事什麼產業的?”段雲問道。
既然已經答應了張國光要承包SY市屬的企業,那段雲就要知道這些企業的一些具體情況。
“這可就多了……”聽到段雲詢問情況,張國光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咱們沈陽的這些市屬國有企業,涵蓋的門類很多,我大致給你說一下吧……”
談及到沈陽的企業,張國光的雙眼閃過一抹自豪,但隨即又暗淡了下來。
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沈陽的工業家底,絕對不是國內其他城市能夠相提並論的。
說起來,中國最早的城市化樂園就是在東三省實現的。
哈爾濱有“八大軍工、三大動力”,有五千職工以上的企業最少有二三十家。
沈陽這邊鼎盛時的鐵西區,有市屬企業520個,其中大型國企58個,中型國企54個。其中,有30餘家共和國著名國企。
天安門城樓的國徽、中國第一台機床、第一根無縫鋼管、第一套成套重型機械、第一輛解放卡車......東北造出了共和國工業史上的350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