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鬥係統邀請國內企業共同研發的事情,這個星期應該就會有結果。”許少強掐滅了手中的煙頭,對段雲說道:“這段時間你就暫時留在BJ不要走了,有消息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而且到時候上級領導肯定要找你談話,詢問一些你們公司的具體情況,以及會安排你們研發什麼項目,給你們多少科研經費事情,你如實向上級反映就可以了。”
“明白了。”段雲點頭應道。
其實到了這一步,段雲心裡很清楚,自己公司參與北鬥係統研發的事情已經十拿九穩了,隻不過國家具體安排,他們參與什麼項目,現在還不得而知,因為這樣一個係統性的國家項目,是需要很多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分工的,並不是說天音集團哪一方麵的科研實力強悍,國家就會讓他負責這個項目研究,而是要做全局考慮。
不過在段雲看來,上級領導應該會給他們公司安排一些軟硬件的研發項,因為目前剛剛加入天音集團的倪光南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籌碼,作為國內第一批微電子學的院士,如果連這樣的頂尖人才都不能做到物儘其用,那麼上級領導肯定會麵臨一些輿論壓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失職。
從現在來看,段雲當初高薪招聘倪光南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動,這也使得段雲有了參與國家及科研項目的金鑰匙,而且在段雲看來,未來幾年,倪光南在國內科技界有一定影響力,依然可以成為段雲手中的一顆重要籌碼。
而且現在段雲有意在包裝公司內的幾個科研骨乾,包括黃令儀和蔣明煒等人,近幾年頻繁出現在國內的各大報刊媒體上,段雲這麼做其實就是一種“封神”的行為,通過對公司這些科研人員的包裝,甚至將他的“神話”,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顯示天音集團力科研實力,同時也讓天音這個科技品牌更具含金量。
而且就在倪光南加入天音集團之後,段雲準備今年花費將近1000萬元的公關費,大力宣揚倪光南的生平事跡,使之成為天音集團乃至中國科研領域的“頂流”,這筆資金甚至遠遠超過了倪光南的年薪,但這絕對是物有所值的,因為這在段雲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廣告。
當天晚上,段雲和許少強又聊了很多的事情,除了即將展開的北鬥係統研發項目,還有就是當前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軍貿合作。
90年代初,中俄兩國開始了爆發式的軍貿合作。俄製裝備大量的進入中國。這個時候的中國,就是一個考試不及格的差生,終於找到了一個肯教自己的老師,於是開始惡補欠下的功課。
到了1994年的時候,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武器出口的第一大客戶,中國在購買俄羅斯武器的同時,將俄製武器係統大量的消化吸收,研製出許多專屬於中國自己的武器係統。
例如中國的殲11戰機來自於俄羅斯的蘇27,紅旗17防空導彈其設計靈感來自於俄羅斯的道爾防空導彈。紅旗9防空導彈借鑒了s300防空導彈係統。其中不少技術甚至還超過了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