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王大中(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298 字 10個月前

如此龐大的建築群,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首屈一指的。

甚至在段雲看來,清華大學的建築群要比北大給人的感覺還要厚重震撼,深厚的曆史底蘊加上強烈的建築風格,讓人很難不駐足參觀。

在一個星期之內,接連拜訪國內兩所頂尖高校,而且都是受到校長的邀請,這對段雲來說,也算得上是一份榮譽,年輕時代沒有時間的夢想,在這一刻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滿足。

不過清華大學的校長王大中顯然是不如BJ大學校長吳樹清那麼善於應酬的,之前他去BJ大學的時候,包括長吳樹清等主要校領導在內,都是親自在校門口迎接,而這一次,段雲是被學校的工作人員,直接帶到了校長辦公室。

“坐吧。”在進入校長辦公室的那一刻,段雲和王大中對視了一眼,後者隨即放在手中的文件,示意段雲坐下來。

如果說北大校長吳樹清對待段雲非常熱情的話,那麼王大中這個人乎乎有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

不過儘管如此,段雲對王大中還是非常尊敬的。

王大中是1935年生人,5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係,曾經擔任過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所長,並且在去年的時候,也第一批入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早年的王大中,也曾經在歐美國家進修留學過,他1980年赴西德進修,1982年在德國亞森工業大學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可以說是當前國際核能領域的著名學者,戰略科學家,也是當前中國最頂尖的核物理科學家。

王大中對於中國的核物理研究貢獻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核電領域,早在1983年的時候,他就主持低溫和供熱堆,擔任國家重點攻關項目負責人。

1991年12月15日0時15分,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主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曆史,

秦山一期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被譽為“國之光榮”“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可以說,王大忠是真正的“國之重器”,他對中國的貢獻,其實是遠超當代所有科學家的,而作為清華大學的校長,更是培養了無數國內頂尖物理學的人才。

所以麵對王大中,哪怕他對自己不那麼熱情,但是段雲對他依然心存敬意,因為正是這種人的存在,才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能夠挺直腰板,說他是國家的脊梁,也絕不為過。

“王校長您好,很高興能和您見麵。”段雲坐下後,麵帶笑容說道。

“你看起來比報紙上的照片要年輕很多啊……”王大中看了段雲一眼,也忍不住感慨的說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