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的段雲還在上大學,父母花了幾千塊錢給他買了一個手機,他用的第一台手機還算是比較時髦,裡麵還裝有一個貪吃蛇的小遊戲,儘管遠沒有後來的那種大屏的智能手機先進,但還是給段雲帶來了不少的樂趣。
而現在的段雲依然用著幾年前買的那個大哥大,實際上他還有兩部衛星通訊電話,一台在他的汽車裡,另外一台主要是安裝的他的私人飛機中,是灣流公司為段雲特彆定製的,不過由於攜帶並不方便,所以段雲常用的還是那個早年買的大哥大。
大哥大用的是1g蜂窩網絡,在GD省內使用還算湊合,國內主要幾個大城市也都有1g網絡,但是去一些偏遠區,就完全沒有信號了,段雲對此也是非常無奈。
所以在看到這次摩托羅拉展出的支持2g通訊網絡的手機之後,他就有了很強的購買欲望,隻不過這種手機還沒有正式發行,而且國內也沒有2g通訊網絡,所以就算買回來,在國內也根本沒法用。
另外就是國內雖然在1996年的時候就引進了2g通訊網絡相關技術和設備,但真正在國內普及,是在2001年開始,在這之前,2g通訊網絡隻是在國內的某些省份和大城市使用,還不能做到在全國大麵積覆蓋。
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2g通訊網絡的設備非常昂貴,而使用2g通訊網絡的設備還很少,主要就是引進摩托羅拉出品的手機,但是這款手機的價格也同樣很貴,國內的售價高達6000元人民幣以上,通話的會議也更高的驚人,所以摩托拉的手機也就是少數有錢人買得起用得起,在沒有足夠用戶數量的支撐下,通訊運營商根本無法收回成本,所以自然也不可能把這項技術普及下來。
另外在90年代中後期,國人的通訊還是以座機電話主,很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私人電話,國內的公用電話數量非常多,除了固定的電話亭之外,大部分小賣鋪也都有自己的公眾電話,相比於昂貴的手機,座機電話遠比手機要普及和經濟的多。
甚至在段雲來,未來的一兩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自己的公司都不可能研製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機,而且就算研發出來,性能和成本也很難達到段雲預想的要求。
但是作為一個長期的研發項目,段雲確實需要提前布局,他想在2g通訊時代分得一杯羹,不過光憑他一家的實力,也是很難做到的,況且他也沒有太多的資源和人力去獨自完成這樣一個項目。
所以等這次從美國考察結束歸國之後,他會聯合中興,華為等科技公司,共同開發中國的2g手機。,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