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段雲點頭說道。
瑞陽的話說的很明白,那就是雖然他不可能給予段雲更多政策方麵的支持,但凡事都有例外。
當前國家經濟形勢相比起幾年前,已經出現了降溫的趨勢,很多國企倒閉,職工下崗,社會輿論環境有些不樂觀,而且這個時候,國家是非常需要一些能夠振奮人心,激起民族自豪感的新聞和輿論。
在過去幾年,無論是亞運會,奧運會奪冠,還是中國人首次登上北極點,長征係列火箭的成功發射,都記起了國人巨大的自豪感,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國人都沉浸在國家逐步強大的喜悅中,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新聞的出現,掩蓋了很多國內出現的弊端以及和國際上的巨大差距。
除了這些標誌性的新聞,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收入失地也讓無數國人感到驕傲,從去年年初到今年年初,以長虹,TCL等企業掀起的商戰以非常迅猛的勢頭,搶占了很多國外品牌商的市場,以至於中國企業史的研究者們把去年的那場商戰認為是民族工業“收複失地”的諾曼裡戰役,在這一年的公司新聞中,幾乎到處可以讀到民族品牌絕地反攻的報道,其中有喜有悲,百味摻雜。
除了在國內打了翻身仗,國人最為關注的還是民族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國人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的自信,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家層麵開始培養“種子選手”進軍“世界五百強”企業,而其他省市政府部門,也都扶持當地的企業,也加入到了世界五百強的排名競爭中。
至於瑞陽口中所說的給特定的企業“吃偏飯”,其實這種事情已經出現,而背景就是為了進軍世界五百強在國家層麵提出的“抓大放小”戰略。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國家經貿委已經在內部製定了一份名單,列出了六家重點扶持的公司,而這六家公司分彆是:寶鋼,海爾,江南造船,華北製藥,北大方正,長虹六家公司。
這六名種子選手成為了衝刺世界500強的國家級先頭部隊,初步製定的是目標是在2010年前,讓這六家企業成功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而這幾家業無一例外都有共同特點,那就是具有國家資本的背景,在市場競爭中證明了企業的競爭能力,最後一點就是有一個傑出的企業家。
其實這六家企業說起來,無論是長虹,北大方正還是海爾集團,論規模,論實力,比起天音集團都有著不小的差距,但人家畢竟是有國家資本的“親兒子”,段雲這種民營企業多少有點“後娘養的”味道。
另外這些國家重點扶持的企業享受的相關政策也是相當的誘人,包括每年向每個公司投入不少於兩千萬元的技術創新資金,允許企業籌建具有公眾融資功能的財務公司,總的來說,返校的就是日韓財團模式。
對段雲來說,一年2000萬元的基金不算小數目,但這筆段雲也有,並不需要國家投資,然而另外一項政策就顯得非同小可,那就是允許企業籌建具有公眾融資功能的財務公司。
隨著天音集團在芯片,電子產品,汽車產業以及電子商務領域的規模越來越大,除了需要巨額的資金,同時也需要大量的人員和地產,集團公司每年利潤很高,但如果分攤到各個項目上,每個項目的資金就變得不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