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段雲對上海是越來越看重,但他的總部依然會留在深圳,隻是將部分產業轉移到上海而已。
一方麵,段雲長期以來和SZ市政府的關係非常密切,曆屆SZ市委的領導和段雲的關係都非常好,也很看重天音集團在深圳的重要價值,所以無論在政策扶持方麵,都給段雲吃了很多的“偏飯”,這也使得段雲些年來不必分出太多的精力和政府部門打交道,能拿出更多的時間放在公司和自己的事業上來。
另外一方麵就是雖然現在的深圳沒有當初有那麼強的區域優勢,但有幾方麵是當前上海無法替代的,首先就是深圳毗鄰香港,可以很輕鬆的進口到一些廉價的電子零部件,而且段雲在香港也有自己的分公司,兩地的互動也是很密切的,香港始終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對外窗口,在那裡,也能獲得很多的商機,現在天音集團生產的單片機,九成以上都是通過香港的分公司銷往一些歐洲國家的。
而且從後世發展的情況上來看,深圳一直都穩居國內一線城市行列,華為,騰訊,中興這些國內外知名的高科技公司,總部也都在深圳,從這一點上來說,雖然深圳到了後來已經越來越不適合大批量的低端加工產業,但是在發展高科技產業方麵,還是有很強優勢的,從後續的情況來看,SZ市政府對高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在國內也算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段雲現在就想把自己的產業分成兩塊兒,產業的主體部分仍然放在深圳,包括研發中心,芯片廠以及電腦生產線依然放在深圳,至於說汽車產業,主要放在沈陽和上海兩個地方,電子廠逐漸向珠江三角洲地區拓展,包括東莞,珠海,在未來的幾年,段雲都會在那些地方開辦分廠。
段雲的這個想法,際上和上海當前的發展模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此時,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得益於長三角南北兩翼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和對技術升級的進一步需求。
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浦東通過引進外資發展總部經濟,成功地實現了製造業研發和生產功能在總部經濟和工廠經濟上的空間分離。從產業分工角度來講,一方麵,上海浦東通過在金融、研發、航運等方麵的總部經濟地位,為其外圍的製造業工廠經濟供給生產性服務業;另一方麵,上海浦東的總部經濟發展,又得益於其周邊巨量的工廠經濟在製造技術方麵的強勁需求。
所以在製造業方麵,上海以及周圍珠三經濟區的潛力遠比現在要大的多,現如今的深圳人力成本已經越來越高,比起珠三角地區的東莞等地,人力成本還要高一些,這並不利於製造產業的競爭力。
“DVD和MP3是什麼?”周禹鵬聞言,有些好奇的問道。
直到現在,DVD依然沒有在國內發售,MP3更是隻做出了一批樣機,國內擁有的人不超過十個,其中就包括段雲的女友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