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進入了三月初。
段雲接到了今年參加兩會的邀請,成為了新一批參加兩會的民營企業人大代表。
想當初在前世的時候,段雲第一次來到首都BJ,被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所震撼,在他看來,那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地方,是祖國心臟中的心臟,他也曾經幻想著如果有朝一日能來這裡開會,將會是一種何等的榮耀。
而到了今年,段雲終於夢想成真,他提前四天就乘坐自己的私人專機來到了首都,並且暫時放下了手頭的所有工作,全身心的放在了這次兩會即將提出的議案上。
和很多第一次參加兩會的人大代表不同,段雲並不需要參加這種會議來彰顯身份,他是確確實實需要一個能夠在國家層麵發聲的機會。
段雲這次提出的議案是《關於對民營企業高新產業的扶持政策》,是想為國內的民營高科技企業爭取到一些政策和經濟上的扶持。
在深圳創業十多年,段雲眼見證過很多民營企業的興衰,也看到了很多原本有很深潛力的科技公司最終走向倒閉,這讓段雲也感到有些失望。
就像當年任正飛的華為以及巨人集團的史玉柱一樣,如果當時沒有得到段雲的大力資助,他們的企業能活下去,然而發展速度去肯定沒有現在這麼快,但實際上在當時的深圳,有很多像華為和巨人公司這樣的科技公司,他們沒有雄厚的資本,也缺乏長期的技術積累,在創業的過程中,麵臨的容錯幾率很低,一次失敗,絕大部分企業和創始人就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段雲當然可以用自己的資金來扶持這些公司,但他並不是慈善家,看不到顯回報的情況下,他也不會進行盲目的投資,而且深圳的科技公司這麼多,段雲也幫不過來,他隻能憑借自己的先知先覺,找到一些在後世已經成功的“潛力股”,歸根結底,段雲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現如今天音集團已經在國內做到了民營企業的老大地位,而企業到了這一階段,早已經過了飛速發展的時期,處在一瓶頸期,想把企業做到更強,那就必須要把國內的盤子做得更大,隻有強強聯手,取長補短,才能讓他的集團公司走上更高的位置。
就好比日本的那些跨國公司,索尼的電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是有口皆碑,他們的產品在某些方麵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索尼的任何一款產品都不可能由他們公司來獨立完成,也必須要依賴其他國內強大的供應商,才能做出最優秀的產品,這一點於任何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來說,都是一樣的。
天音集團在國內的技術實力雄厚,他也可以設計出一些非常先進的電子產品出來,但受限於國內其他企業的機加工和微電子技術水平有限,所以天音集團很難做出國際頂尖的產品出來,這也是一種無奈。
所以這次段雲想在兩會中提出的議案,其實就是想讓國家能夠更加重視國內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給他們提供一些創業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和貸款,或者對他們進行一些政策上的照顧和傾斜,這肯定會有利於國家整體科技產業的發展,所以這個提案還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