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段雲的策略中,未來的海外拓展策略除了產品研發和銷售之外,還要儘可能和美國的科技公司進行合作,共同製定行業標準,一起分市場蛋糕,隻有如此,才能長期穩定的在美國發展下去。
其實美國資本也早就已經注意到了天音集團,在去年的時候,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羅奇帶領團隊來華訪問,而他們的第一站就是總部位於深圳的天音集團。
從名義上來說,羅琦是名的經濟專家,在美國金融界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實際上他背靠的是華爾街資本,擔任多家美國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顧問,其權威性不光在美國,在全球也獲得了比較高的認可,任何得到他高評價的企業,都會很快獲得美國多家金融機構的投資和入股,其中大部分在華爾街成功上市。
在當前的美國政壇,早就已經被華爾街資本所控製,民主,共和兩黨中的很多議員,都受到過華爾街資本的資助,包括競選的總統,華爾街都是他們最大的金主,所以華爾街資本才是美國精英階層的頂端,他們掌握的美國未來的命運。
羅奇到天音集團訪問,實際上就是看到了天音集團未來的潛力,想用資本最終控製這家企業,這種手法其實屢見不鮮,就比如韓國的民族企業驕傲三星集團,現如今三星集團排名靠前的幾大股東都是美國人,包括大宇和現代,也都在美國資本的控製之下,否則的話,三星集團絕對不可能發展到如今的這種規模。
但是段雲肯定是不會讓美國人控製自己的企業的,但考慮到在美國的業務,他可以把自己的美國分公司進行分拆上市,不過美國人也並不傻,天音集團美國分公司隻是一家商業公司,銷售的產品還是來自於中國內地的天音集團,本身並沒有多少固定資產以及技術專利,美國人自然不會同意段雲的這種做法。
既然不可能在股份上做出讓步,那麼段雲還有另外一條路,就是和美國的其他科技公司進行合作,比如IBM,英特爾,德州儀器,諸如此類的公司,段雲每年都會從這些公司進口大量的電子原件和零部件,哪怕段雲子公司也能自產這些零部件,然後並製造出DVD和MP3等產品,讓美國公司從中分得一杯羹,並且通過美國的一些媒體,把天音集團和美國公司合作的事情不斷宣傳放大。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一方麵天音集團贏得了美國商界大佬的支持,使其在美國獲得更多的影響力,另外一方麵也不會引起美國相關部門的警覺,讓他們摸清天音集團的真實技術實力,而且段雲一直在利用公關和宣傳手段給美國人製造這樣一種錯覺,那就是如果天音集團離開了美國進口的零部件,將沒有能力生產DVD和MP3這類的產品。
不過段雲也知道,總有一天,自己公司的實力還會暴露,美國人必將會對自己的企業下手,而段雲對此做出的對策就是一方麵積極拓展歐洲和其他國家的市場,另一方麵就是要保住在本國的市場份額,因為在過個八年到十年時間,中國市場的規模將會和美國不相上下……,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