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廳的角落裡,段雲和沃德杜比倆人麵對麵坐在一起,相互間愉悅的交流,很快就像一個老朋友一樣,有說有笑,氣氛輕鬆而自然。
到了下午,在斯坦福大學東側的大禮堂,段雲開始了這次美國之行在高校的第一次演講。
“大家好!我今天感到特彆的榮幸能來這裡和大家見麵,這次美國之行,是我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規劃好的,而第一站選擇斯坦福大學,是因為我本人對這裡有著特殊的一種情懷……”
在熱烈的掌聲中,段雲走上講台,手持麥克風表情輕鬆而自然,隻是聽他接著說道。
“……今天中午我在餐廳用餐的時候,看到了幾名來自咱們中國的留學生,這讓我感覺非常的欣慰,因為能來這樣一所大學讀書,本身就說明你們非常的優秀,我相信你們來到這所大學,一定能夠實現你們的人生價值,還有那充滿魔力的美國夢,他們都在不遠的未來等著你們……”
和在中國演講不一樣,段雲在美國大學演講不會用那種說教的方式,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之類的話,因為對於他們這個年齡段的青年來說,人生該走什麼樣路,他們其實心裡已經有數了,如果這個時候再以說教的口吻來教育他們,其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正所謂科技無國際,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需要你們這樣的精英人才,但凡事都會遵循一定的市場規律,我們做企業的也深知這一點。”段雲頓了頓,接著說道:“在站在這裡演講之前,我和你們的校長深入交流過,並且談了一些合作意向,其中一條,就是要在你們學校建立一個實驗室,專門研究通訊技術,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加入這個項目……”
段雲花費重金,不光是為了拉攏美國商界,政界的精英,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要繼續拓展,籠絡全世界頂尖人才的渠道。
作為一個家科技企業,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段雲的觀念裡,囤積人才甚至要比囤積美元還要重要的多,所以他可以做出千金買馬骨的舉動,也可以投入大量資金吸收儲備頂尖精英。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技術人才都能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但科技公司就存在這樣的情況,哪怕100個技術人中有99個隻是庸才,但隻要有一個靈光乍現,創造和革新的新的技術,那麼段雲就可以連本帶利的賺回來。
“……除了在本校的實驗室項目,我們在矽穀也有自己的公司,如果各位想去我們的分公司參觀,我們可以為各位同學報銷所有的往來費用,如果你們有真才實學,並且願意加盟我們的美國分公司,我和我們集團公司也很願意幫助你們實現真正的美國夢!”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