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師傅(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5921 字 2024-03-11

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傅不光給徒弟傳授技藝,同時對很多新入廠的徒工而言,那也相當於一個靠山。

而徒弟跟師傅學藝,必須要全神貫注,乾起活來不能偷懶、走神,否則就被訓斥一頓,私下裡,徒弟對師傅也要當半個老子一樣孝敬,逢年過節要帶著東西拜訪,甚至還會幫忙養老送終。

雖然有些師徒關係並不那麼和諧,但這年頭總體上來說就是這種情況。

“那行,韓師傅您就領著小段先熟悉下工位,順便給他安排下任務。”黃海濤說完,轉身就走向了其他工位。

段雲也隨即跟在韓忠的身後,走向了廠房一側的工位。

而此時工位上職工看到段雲後,眼神都帶著幾分怪異。

現如今段雲已經算是廠裡的名人了,之前他為了一個女工自殺的事情已經是人儘皆知,甚至有很多青工在背後戲稱他為紅星齒輪廠的頭號‘情聖’。

段雲自然也是看出眾人對他的好奇和譏嘲的,但他對此不以為意,畢竟他前世是個心智成熟的中年人,臉皮厚度和閱曆是這具身體以前的主人望塵莫及的。

這個時候段雲的心思則都暫時放在了自己的新師傅身上,他有些好奇這個韓忠,要知道,八十年代的國企是很少有返聘這種情況的,通常是師傅退休,徒弟頂上,用工上並不缺乏,而眼前的這個老頭究竟掌握什麼高端技術,才會讓工廠返聘的。

而當段雲跟著韓忠來到他的工位後,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韓忠使用的車床正是白天他見到的那輛1952年產的前sl車床!

即便是在八十年代,這種老式的車床在國內也都淘汰的差不多了,看起來完全就是一件老古董。

其實紅星齒輪廠早二年就想將這個機床做報廢處理了,但由於廠礦的訂單越來越多,紅星齒輪廠的生產任務大,所有車間領導最終決定繼續使用這台老爺機床,而作為廠裡為數不多能玩轉這台車床的老員工,韓忠最終被退休返聘,和這台機床一起繼續為廠子發揮自己的餘熱……

“你在旁邊看著就行了,順便幫我取料。”韓忠安頓了段雲一句後,就啟動了機器了,開始了今晚夜班的工作。

韓忠所在的工段是專門加工單體液壓支柱的柱頭的,由於這台老爺車床精度不高,轉速慢,振動大,所以隻能做柱頭的粗車步驟,精車則換另外另外一台國產車床加工。

韓忠顯然沒有想認真教段雲的意思,整整一個多小時,除了使喚段雲取料上卡盤外,基本就沒正眼看他一眼。

正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估計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韓忠對段雲這個剛來的徒工有些冷淡。

其實不用韓忠教他,段雲也是會點車工技術的,當年他大學畢業的時候,就是在機械加工車間當的技術員,雖然那個廠子已經大量使用了進口五軸車床,但依舊有幾台普車仍在加工一般精度的零件。

段雲曾經在閒暇的時候請教過工人車床的使用方法,在那家工廠的三年中,也算是半個熟練工了,也能加工一些稍微有難度的零件。

所以儘管師傅韓忠使用的這台機器非常老舊,但隻是看了一會兒,他就感覺自己已經能上手了。

而師傅不發話,段雲也沒吱聲,隻是在旁邊站著。

夜班的工作有些漫長而無聊,但段雲的頭腦中則不停的再思考著一些工作上的技術問題。

在段雲看來,如果隻是一直加工液壓支柱柱頭這樣簡單的工件的話,那麼完全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技術改進,就能讓這個工作變的簡單而有效率。

思索了片刻後,段雲找到半截石筆,蹲在地上畫起了設計思路圖。

普通車床雖然在加工精度上有差異,但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則是基本差不多的。

如同這個液壓支柱的柱頭,分為粗車和精車兩個步驟。

所謂的粗車就是將切好的金屬材料加工到一定的預留量,而精加工則是在粗加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加工加工精度。

在工件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況下,段雲完全可以將這台車床直接改裝成一台高效率的自動車床。

其實國內早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有工廠的技師進行過自動機床的改裝,但那隻是非常小規模的使用。

之所以這種改裝機床沒能在全國大規模的推廣,主要原因就是改裝後的車床的由於技術簡單,隻能加工單一的工件,若是還想用這台車床加工其他的工件,還需要進行重新改進,而且由於早期國內技術和設計上的一些限製和缺陷,容易出問題,所以這種技術是有局限性的。

但這種改裝卻很適合段雲現在的工作情況。

師傅韓忠的這台老機床由於轉速慢,震動大,精度不高,所以隻能用來粗車柱頭這種單一的產品,是非常適合自動化改裝的。

另外段雲的電子機械技術可不是眼下廠子裡的那些老車工和技術員能比的,改裝這樣的車床簡直就是小意思。

段雲蹲在地上用石筆不斷的寫寫畫畫,反複修改了好幾處的方案,而他的師傅韓忠則乾脆把這個新收的徒弟當成了空氣,隻是全神貫注的工作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