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牌樓就位於鼓樓北麵不遠的地方。
騎行了不到十分鐘,段雲就來到了小胡子所說的那個油坊巷。
巷子入口果然有一家五金交化的商店,而商店旁邊的一間臨街的平房門口,則掛著‘大興市無線電愛好者之家’的牌子。
在後世通信發達的年代,無線電屬於一種非常小眾的愛好,但在如今這個娛樂匱乏,社會民眾求知欲較高的年代,很多人對電子無線電還是非常感興趣的,雖然沒法和大行其道的民間文學社相比,但在很多大一點的城市,也都有政府批準的民間愛好者社團。
所謂的無線電愛好者不是專門從事無線電工作的,卻掌握了一定電子技術學習、製作、使用無線電,以對無線電的學習、應用和掌握從而對其產生的樂趣,實現生活、學習和工作的簡單問題。
加入後先要學習無線電基礎知識,掌握摩斯電碼基本操作,先是以收聽為主,取得資格後才有發射的權力,最後甚至擁有個人電台,由於我們國家電台基本都是以集體為主,所以想接觸真正的電台,隻能先加入這種政府批準的組織。
大興是國家重點能源型大城市,人口基數大,喜歡無線電的愛好者也非常的多。
最開始協會剛成立,每到周日協會活動的時候,隻是一些內部會員偶爾會相互交換一些二手的電子元件,而隨著這個無線電的會員越來越多,相互交換電子元件甚至舊電器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以至於發展到現如今,不光是會員內部交易交換各種元件,甚至有發展成電子二手交易一條街的趨勢,本地很多市民和電工也紛紛到這裡淘換需要的電子部件。
從今年開始,周日油坊巷的二手電子交易已經是小有規模,很多電子愛好者也都拿出自己製作的一些價廉物美的小電器來這裡售賣。
雖然到這裡賣自製小電器的有些電子技術高手,但總的來說,他們設計出來的小電器技術含量都不高,諸如自行車車燈,可調節風扇,而高級複雜一點電器則需要找高手來定做。
由於是打著政府批準的無線電協會名號的會員內部交流的由頭,所以工商部門對這種二手交換的活動也並沒有進行管理。
每個周日下午的油坊巷都很熱鬨,大部分都是交換一些電子元件和二手貨物的,東西很雜,有些電子元件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產品。
這些東西雖然便宜,但對段雲而言沒什麼用處,所以隻是看了一眼後,就離開了。
當都有接連看了幾個攤子後,發現前方有一個售賣音箱的。
這頓時引起了段雲的興趣,他本身也是想發展下音響方麵的市場的,所以也就上前圍觀了起來。
攤主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帶著一副高度數的近視鏡,他帶來的音箱也不大,隻有三十公分高左右,機箱做工有點糙。
不過此時圍觀的人不少,其中幾個明顯是有錢的主兒,穿著打扮非常的時髦,段雲甚至還在巷子口看到幾個騎著挎鬥摩托和幸福250的年輕人!
要知道,這年頭能騎上這種摩托的人絕對堪稱富豪,騎在街上那是相當的拉風,後世就算開奔馳寶馬這樣的好車,回頭率也是完全無法和當年的這款摩托相提並論的!
正所謂靠山吃山。
大興市畢竟是一個能源型的城市,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礦區私挖濫采現象嚴重,很多當地的流氓團夥和地頭蛇都靠著開小煤窯發了財,這也就是後來聞名全國的‘煤老板’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