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機器不錯,段雲當即就交錢買下了這台相機,然後又一口氣買了五個國產的樂凱膠卷。
光有相機還不夠,段雲還需要掌握拍攝技術,另外還有洗相的問題。
拿著新買來的相機和膠卷,段雲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來到了大西街的宏光國營照相館。
宏光國營照相館算是大興市最大的一家照相館,是一棟三層的小樓,而上次給段雲他們拍攝勞模相片的王師傅。
段雲之所以找到王師傅,就是為了學習照相技術的。
80年代學照相算是學技術、學手藝,還是有點門檻的,畢竟這個年頭的相機不比後世的傻瓜相機和數碼相機,而是用的是那種“測光靠瞅、對焦靠扭、變焦靠走”的手動機械相機,加之底片相紙都要花錢,每按一次快門都非常慎重,要考慮曝光、考慮構圖、考慮景深、考慮影調、考慮機位、考慮怎樣才能抓住關鍵瞬間,避免出廢片,提高出片率,而最終結果隻能衝洗出來才知道,新手短時間內是很難駕馭的。
另外這年頭有這個愛好的人也非常受同學、同事、鄰居、朋友歡迎。如果你的技術夠好,膠片時代給人幫忙、義務拍照的事情會不計其數,周末、節假日基本不閒著。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特彆進入數碼時代,照相機如舊時王謝堂前燕,漸漸飛入尋常百姓家,城市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相機了,攝影已是大眾行為,不再神秘和高高在上了,每個人都可以是攝影師,專業照相師也就不那麼吃香了。
其實憑借段雲現在的經濟實力,是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摸索攝影技術自學成才的。
但問題是段雲現在急於趕製出產品宣傳目錄出來,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摸索自學攝影技術方麵,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拜師。
下午五點半,照相館準時下班,段雲看到王師傅走出照相館後,立刻迎了上去。
王師傅顯然早已經忘記了段雲這個人,但聽到段雲的自我介紹後,這才重新想起了他。
“那你找我有什麼事情麼?”王師傅問道。
“王師傅,我就直說好了,這次來找您,我是想拜師的……”段雲微笑著說道。
“這個……實在不好意思,我不收徒。”王師傅聞言搖了搖頭。
“我不白學。”段雲說話間,將一個用報紙包著的紙卷塞到了王師傅的口袋中,說道:“這是學費,隻要您能在兩天內教會基本的拍攝和製作暗房洗相片的技術,我還有額外的酬謝……”
“哎,我說你這年輕人怎麼就聽不懂話呢?我現在每天的工作很忙……”王師傅從口袋取出了段雲塞給他的那個紙卷,正打算還回去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報紙中夾著起碼十多張的大團結!
猶豫了一下後,王師傅隨即又將那卷錢重新揣回到了口袋中,擠出一副笑容對段雲說道:“你先等等,我這就和單位領導請兩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