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翻譯人才(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588 字 2024-03-19

“嗯,我知道你小子悟性高,我當初沒有看錯你。”趙東升坐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前,說道:“下午輕工局有個會議,你跟我過去一趟。”

“您讓我參加局裡的會議?”段雲聞言吃了一驚。

上次國慶勞模表彰會的時候,段雲見過了市輕工局的局長瑞陽,當時他也到車間親眼查看了自己改裝的車床,瑞陽也曾經說過下次有技術方麵的會議的時候可以帶上段雲一起參加。

但段雲從來不會把領導在台麵上的客套話當真的,所以聽到這次要自己也參加局裡的會議後,段雲還是多少有些意外的。

“這是瑞局長的要求,讓咱們廠和兄弟單位帶上有英語特長的職工乾部下午到市局開會,說有任務要交給你們,我考慮到你能考上夜大,英語方麵肯定沒有問題,所以我和廠長通了個氣,決定帶你和程清妍過去開會。”

“這樣啊。”段雲聞言點點頭,說道:“咱們廠的於副廠長和程總工不也是大學生們,他們也會參加會議吧?”

“他們那茬子大學生英語水平都不高,主要學的都是俄語。”趙東升說道。

“額。”段雲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20世紀50年代前半期,英語被認為是“帝國主義語言”,在國內形成了向俄語“一邊倒”的形勢。俄語學院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占據了整個東院,而英語則被列入“小語種”的行列。

之所以會選擇主修俄語,是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的。

當時的共產國際在莫斯科,世界上有12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是老大哥。

60年代蘇聯對中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援助,工廠農村到處有蘇聯人,普通中國、蘇聯公民都有民間交流。

最重要的是當年的工業技術都是蘇聯提供,標準也是蘇聯標準,所以無論從當時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還是國內技術崗位工作的需求來說,將俄語作為第一外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直到1964年的時候教育部才以“紅頭文件”的形式把英語列為第一外語,而這之後國家進入長達十年的風雲時代,以至於在國家八十年代初的時候,英語翻譯方麵的人才極度匱乏,甚至一個普通地級市都找不到幾個高水平的翻譯人才!

“你英語水平如何?”趙東升個對段雲問道。

“一般吧。”段雲很乾脆的應道。

其實段雲前世的時候,英語水平還是不錯的,已經過了六級,另外在進修博士期間,段雲為了撰寫論文,也翻譯查看了很多外文的資料,而且還和同校的外國留學生經常交流,所以口語方麵也是沒有問題的。

“嗯。”趙東升點點頭,說道:“我猜這次局裡可能是需要一些懂英語的人翻譯什麼東西,如果你感覺自己能力不足的話,千萬不要打臉充胖子,萬一翻譯工作出現錯誤的話,那可是要擔責任的!”

趙東升顯然是感覺段雲英語水平不會有多高,所以提前給段雲一些告誡,讓他可以見機行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