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段雲騎著摩托來到了大興汽車一廠。
大興汽車一廠距離市中心有點遠,段雲足足騎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了這裡。
到了門口傳達室,段雲拿出自己的工作證給看門老頭看了一眼後,後者立刻拿起了電話,撥通了一個內部號碼。
十分鐘後,一個穿著筆挺工作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你就是段雲同誌吧,我是廠裡的總工王偉。”自稱王偉的總工看了一眼段雲,隨即微笑著伸出了手。
“王總工您好!”段雲也笑吟吟迎了上來王偉的手握在了一起。
段雲能看得出來,瑞陽肯定是提前打過招呼,要廠裡好好接待自己的,隻是段雲沒想到這次居然會是廠裡的總工親自迎接。
不過這也很好理解,畢竟這次王總工也是會一起出國的,兩人提前認識一下也是好事。
瑞陽顯然也是得知了段雲這次擔任出國翻譯的事情,所以對段雲也是相當熱情的,領著他開始在廠子裡轉了起來。
大興汽車一廠明顯比紅星齒輪廠大的多,在王偉的引領下,段雲進入了主廠房中。
隻是在車間看了一會兒,段雲就明白瑞陽這次為何會急著給汽車一廠引進設備了,原因很簡單,就是這裡的設備實在太過老舊落後了,技術力量太薄弱了。
一廠的設備看起來非常的老舊厚重,段雲仔細的看了下銘文,很多機器基本上都是蘇聯當年援建的,這些年新購置的設備不多,基本上都是配套用的,關鍵設備還是要依靠蘇聯的老舊設備。
另外讓段雲驚訝的是,這裡生產的一些汽車外殼居然是工人用特製的榔頭一點點敲打出來的,工人很多,效率卻低的驚人,從王偉的介紹中得知,廠裡主力車型一年的產量隻有一千二百多台,而這個產量甚至還不及同期歐美日本的汽車工廠一天的產量!至於質量上,則更是差了好幾個檔次,完全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產品!
即便是如此,總工王偉還是很自豪的和段雲介紹了他們工廠目前采用的幾個提高加工效率的最近技改成果,不過在段雲看來,這些技改實際上對工作效率的提升基本上不值一提,也就是節省一點人力而已。
幾個車間轉悠了一圈後,段雲心裡對這個廠子的設備技術也就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了。
婉拒了王總工中午要留段雲在招待所一起吃飯的邀請,段雲騎著摩托車回家了。
回到家中後,段雲將記錄的一廠設備的各種參數情況做成了一個簡單的表格,然後將圖紙上的西德同類型設備的參數寫在表格的另外一欄,做了個直觀的對比。
作為技術人員來說,他們對任何引進設備都會考慮一些具體細致的參數,而對於上級領導,他們看不懂這些技術數據,他們最關心的隻是產量能提高多少倍,能多帶來幾倍的利潤這些簡單直觀的東西。
所以段雲寫設備引進報告的時候,報告最前麵直接告知了引進設備相比現有設備效率題提升的倍數,儘可能寫的簡單明了,後麵則開始對各種重要設備做出逐一的分析,列出各種設備引進的性價比,以及國內產品替代的可能性。
另外為了顯示這份報告的技術性,段雲還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附錄,這份附錄專業性很強,估計瑞陽多半是看不懂的,但卻可以讓這份報告顯得很有專業性,並非是段雲隨意編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