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年(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412 字 2024-03-19

糊棚是上個世紀70年代東北農村比較常見的裝飾活兒,和現在裝飾房屋頂棚有相似之處。

房子蓋起來了,但是在屋裡一抬頭就看見房梁總不是個事兒,既不雅觀,也不衛生,於是,凡是日子能過得去且愛乾淨的人家就吊個棚,當然,所吊的棚自然不是什麼天花板之類的,再說了,那時候的農村也弄不起這個。一些人家圖省事就在屋內扯了一大塊塑料布當頂棚,而更多的人家則是用高粱稈兒抹黃泥來吊棚。

吊棚後,再找來一些廢報紙和書紙啥的往上一糊,就成了所謂的糊棚。糊棚可是件手藝活兒,來不得半點馬虎。那時,東北有幾種人很吃香:一司儀二木匠三瓦工四陰陽,這糊棚的應該排在第五位吧。

高慶平喪偶多年,平時都是一個人住,幾個兒女也經常輪流照顧,想如今過年,兩個兒子帶著媳婦孩子也都會回村裡過年,一家人團團圓圓,顯得非常熱鬨。

在段雲看來,農村的年味似乎要比城市的年味要濃很多。

臘月二十七,在段雲一家進入村子的第二天,舅姥爺高慶平就開始在院子裡宰年豬了。

宰殺年豬是東北農村過年很重要的活動,豬一定要在臘月最冷的日子宰殺,主要是方便儲存,天氣稍熱肉就會壞掉。

這年豬就算是村裡人過年最主要的肉類來源。

殺豬是一件費事的時期,需要請鄰居合力完成,肥豬殺完,會贈與幫忙殺豬的鄰居一些肉,這就使殺豬菜多了一些社交屬性。殺豬菜物儘其用,各個部位的肉、骨頭、內臟甚至血液都是重要的食材。

殺豬菜裡麵有一道著名的菜是血腸,大盆放少許鹽水,殺豬時候接著放出來的血,攪拌血液防止凝固,加入少許調料後灌入腸衣即可。除了血腸,還有用凝固的血塊製成的血豆腐,或者直接蒸豬血做成一道菜的。血雖然是輔助,可是無論任何版本的殺豬菜,血腸都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酸菜白肉血腸自不必說,單獨的蒸血腸,蘸醬油蒜泥,也是解饞的美味。

比殺豬燴菜更進階的是酸菜白肉,所用的白肉其實就是豬脖子處的槽頭肉,這塊肉算是豬身上最肥美,最嫩的一塊肉,這年頭人們普遍缺油水,一年到頭吃不到幾次肉,而這道菜中滑嫩的槽頭肉被切成幾近透明的肉片,配上東北特有的酸菜,吃起來令人大呼過癮。

進入臘月,除了殺年豬,家家還要包粘豆包,這是北方人最喜歡吃的主食之一。黑土地盛產黃米,將黃米淘好,碾壓成粉,過篩後調成麵,在熱炕頭溫發適度,然後包進烀熟的紅小豆豆餡,一個豆包就包成了。無論蒸食或者油煎,都香極了。舊時包豆包都要老奶奶領著大姑娘小媳婦們一起乾,為防止困倦,老人就一邊包一邊講“瞎話”,就有了“冬包豆包講鬼怪”這句俗語。

至於酒水,當地都是用高粱米到大隊公社去換,兩斤高粱能換一斤酒,如果是釀酒特彆有名的大隊,這個價碼可以變成三斤到五斤高粱換一斤酒。

村子裡到處都是放鞭炮的聲響,過年無疑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日子。

妹妹段芳這幾天在外邊玩的很嗨,穿著鮮豔的紅棉襖,兜裡揣滿了核桃之類的乾果,和村裡的女孩子們一起跳皮筋,舅姥爺還從柴房裡取出了冰車,每次段芳到地裡滑冰的時候,總被一群男孩子撞的來回打轉,凍得通紅的小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段雲也很享受村裡過年的這段充滿溫馨快樂的日子,但對段雲而言,這次回東北,除了過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要找到自己前世的父母和女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