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結束後,段雲早早的就來到了大興汽車廠,身上帶著公章等證件,簽訂供貨合同。
整個簽合同的過程相當的順利,對大興汽車而言,八百台的變速箱相比從計劃渠道購買的汽車變速箱數量占比很小,所以汽車廠那邊也沒有什麼反對意見,說到底都是市局下屬兄弟單位,況且段雲和這裡的廠領導都很熟悉,隻要段雲能保質保量的供貨,就不會有任何的阻礙。
簽訂合同的時候段雲仔細的看了合同上的每一個字句,他之前在總廠的時候,就看過一些類似的合同,反複確認汽車廠這邊沒有給自己‘挖坑’後,這才簽字蓋章一式兩份,完成了簽約。
合同簽訂結束後,廠長李修親自將段雲送出了廠門口,還對段雲送給他‘試用’的音箱和天線讚不絕口,以後如果段雲廠子的產品質量有保證,那麼還會和他們簽訂更大的訂單。
離開汽車廠後的段雲看著剛到手的供貨合同,整個人心花怒放。
李修還是很夠意思的,這份合同最有利的一條就是交貨期限限定為一年時間,這個時間非常的充裕,以目前大集體這邊的生產情況,是不可能拖這麼長時間的。
但如果想賺錢,段雲就必須要儘快的提高廠子的生產效率。
回到廠子後,段雲並沒有公布和汽車廠簽訂合同的事情,而是迅速開始組織人手投入生產。
目前段雲生產的這種變速箱是四檔一倒,內部有十三個齒輪,加工難度各有差異,有些不能通過自動車床加工,而是必須要用熟練車工用普車加工。
節前的時候,段雲就引進對這方麵的工作做了安排,熟練的老工人和技術骨乾負責加工難度大的零件,而水平一般的工人則負責給老師傅打下手,搬運工件,以及看護使用自動機床,另外就是組裝變速箱成品。
至於變速箱外殼方麵,從大興汽車廠拿到訂單後,段雲回廠裡安排好工作後,下午又立刻和616柴油機廠簽訂了第一批一千套變速箱外殼的合同。
其實段雲原本想按照大興汽車廠那邊的訂單數量訂購八百套的,但柴油機廠這邊從來不做小單子,起步最少一千套,考慮到將來還會有更多這種產品的訂單,所以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段雲最終也順利的和柴油機廠簽訂了購貨合同。
原本這筆訂單段雲是想留給總廠的,但上次在總廠鬨得很不愉快,所以這筆生意隻能是便宜了柴油機廠,這不能說是段雲胳膊肘子往外拐,隻能說官僚作風確實害人。
接下來的幾天,勞動服務公司這邊生產快速進入了全麵的運作狀態。
段雲之前製定的質檢和獎金製度開始正式落實。
拋開原材料,水電費,以及其他各種支出,段雲算下來依舊能有不錯的利潤,最主要原因是這次段雲對機床的自動化改裝極大的提高的生產效率以及降低了電費人力方麵的成本,這就給了段雲一個很大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