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點就是段雲研發汽車收音機,最終的目標是想要搭上桑塔納汽車國產化的這輛順風車,桑塔納汽車在其他零部件方麵技術含量高,國內生產難度大,而隻有這個汽車收音機算得上是桑塔納轎車國產化最容易攻破的一個突破口。
事實上,從1984年10月,中德雙方各出資50%組建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之後,國家一直都把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當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提上日程,但一直到1987年的時候,桑塔納國產化率一直都上不去,隻有輪胎,收音機天線和標牌這“四大件”,其餘全部要依賴進口。
而在1987年之前,桑塔納轎車天線和收音機能實現國產化,說明國內電子技術原件的質量是可以達到桑塔納轎車的要求的,這也正是段雲想以汽車收音機作為突破口,當做他日後建立電子廠的主打產品,而一旦能成為桑塔納轎車收音機的指定供貨商,那麼段雲的電子廠,至少在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將會獲得穩定而大量的產品訂單。
不過研發車載收音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相對於普通的收音機,車載收音機做工考究,功率比一般家用收音機大的多,一般家用收音機功率大約在50毫瓦到一瓦之間,而車載收音機一般都在5瓦以上,且保真度較高。
也正是由於功率比一般家用收音機高,所以車載收音機能收到一些家用收音機收不到的電台,信號保真度高,音質也非常好。
段雲之前有改進收音機天線以及音響的經驗,按理來說,設計車載收音機並不算一件難事,但實際上由於車載收音機功率大,車內經常處於一個震動的環境,以及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接收信號強弱發生變化等等一係列問題,都是要必須解決好的。
段雲之前並沒有接觸過車載收音機,所以如果他想設計製作這種產品的話,就必須要先找到一些合適的樣品做參考。
目前大興本地汽車很少,而且普通的卡車上根本就沒有車載收音機,就算是跑長途的卡車司機,也隻是隨身帶了一台家用收音機,但那不是專門的車載收音機,兩者的差彆很大。
段雲想拿到車載收音機的樣品,也隻能再次去一趟大興汽車廠,那裡生產的車輛品種,其中包括一些稍微高級點的轎車,這種轎車應該是配備汽車音響的。
第2天一早,段雲就開車來到了大興汽車廠。
廠長李修在車間巡視生產,接待他的是副廠長王寶國。
現如今段雲和大興汽車廠的幾個主要領導私交都不錯,私下裡段雲讓曹東給他們每家都送了一套天線和音箱“試用”,逢年過節也送些煙酒,主要就是為了段雲將來拿訂單的時候方便一些。
得知段雲的來意之後,王寶國把他帶到了小車班。
在車庫角落中,停著一輛上海牌的小轎車,這是當初大興汽車廠為了研究上海汽車廠的生產技術,而專門購買的一輛轎車,車上的一些內部總成部件已經被拆卸掉了,隻剩下4個輪胎和一個外殼。
然而當王寶國打開那輛車的車門後,段雲一眼就看到了內嵌在副駕駛位置上的車載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