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雲的這本書是從德國買來的,這本美國工程師撰寫的《微電子技術》在如今這個年代,算是比較前衛的東西,上麵有很多經典設計的圖紙,很多都是歐美七八十年代的主流微電子產品。
其實這本書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對段雲用處不大,畢竟段雲在後世是電子工程學博士,而這本書很多技術方麵的東西,在段雲看來已經落伍過時了,他當初買這本書主要就是為了了解當前國際主流微電子產品發展的情況,從而為將來自己電子廠的布局和發展做一個參考。
段元再將這本書送給那個電子二廠的秦總工之前,已經在書上做了很多的標注,由於書籍是英文的,許多工業英語詞彙是從英漢字典中找不到的,段雲特彆做了一些標記,但沒有全部都標記完,倘若這個秦總工確實是對電子這方麵非常感興趣的話,應該會和段雲見麵請教的。
將這本書交給李菜頭後,倆人又聊了一會兒,段雲這才開車離開了。
緊接著,段雲又來到了四牌樓那邊的店鋪中。
到了店鋪後,段雲馬上召集曹東,崔林他們開了個小會,安排他們這段時間做出一批低音炮音箱的樣品,要高質量高水平高配置,段雲準備10月中旬帶的這批音箱去廣交會參展。
其實段雲音箱質量方麵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音箱外形和款式要做一些創新。
之前段雲音箱的外殼全部都是由井師傅和他的幾個徒弟做出來的,全部用的是原木刷的亮漆,保持木質音箱的原汁原味。
不過段雲的想法就是這次他帶了音箱參加廣交會,除了原汁原味的木質音箱外,段雲還希望音箱的外形能做得更有科技感和金屬質感,顏色上也要有更多的選擇,除了經典的黑白,也可以添加一些藍紅黃的色調,這樣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
段雲這次讓曹東等人集思廣益,設計出樣式更好的音響外形了,一旦采納將予以獎勵。
另外段雲憑著前世的記憶,這段時間也會繪製出一些音箱外形圖紙,他本人比較喜歡那種金屬質感非常強的影響,所以打算回頭到廠裡製作出一批金屬銘牌,到中學找個教美術的老師讓他繪製一些蒼鷹虎頭或者骷髏頭這樣的圖案,鑲嵌在音箱上麵,這樣看起來更有前衛的感覺。
段雲現在已經將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作坊這邊,他必須要趕在年底之前開發出一些新產品低音炮音響,另外辦理建廠許可以及招工的事情也在同步推進中。
而就在段雲忙於為創辦電子廠而著手準備的時候,瑞陽已經帶著段雲和市局下屬其他廠子的產品來到了北京。
這已經是他回到北京的第3天了,這三天來,瑞陽在北京拜訪了很多老領導,這些老領導基本上都是他父親生前的戰友和同事,父親去世之後,瑞陽和這些老領導依舊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每次過年回到京城的時候,都會主動挨個上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