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廣交會推銷產品,段雲為了能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他還打算在國內做廣告。
說起音響產品打廣告了,對這個年代的人來說,可能最為熟悉的就是燕舞音響的廣告了。
“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這首熟悉的廣告歌當時傳遍大街小巷,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和一個時代的流行符號。
當時隨著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三洋等日本品牌生產的卡式磁帶錄音機,以奢侈品的姿態進入國人視野。
而燕舞廠的技術人員通過逆向工程,在江蘇省內率先研發出了同類產品。
由於售價相對較低,曾經的奢侈品成了尋常百姓家中異能擁有的家用電器,燕舞錄音機靠著價格優勢得以迅速占領市場。
在那個時候的小青年,誰拎一個燕舞牌的四喇叭收音機上街,誰就是最時髦的。
燕舞錄音機廠最早的時候靠著廉價占領市場已經算是有些名氣了,但真正讓燕舞廠變成一個時代的符號,還是因為燕舞電視廣告登錄央視。
1984年,燕舞的電視廣告登錄央視,當時不到20歲的遼寧小夥苗海中唱出的那一句一曲歌來,一片情成為了中國廣告史上最著名的廣告詞語之一。
而這個廣告在央視播出之後,燕舞廠迎來了他最風光的歲月,市場占有率和銷售數字一路高歌猛進,任務開始急速擴張,新建的燕舞綜合大樓更是成為當時鹽城市的地標,到了1987年的時候,燕舞廠的職工規模已近是5000人,而燕舞廠職工的薪資和福利,隻要他們成為所有鹽城人羨慕的對象。
燕舞崛起的故事給了段雲很大的啟發。
說起來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時候,國內企業對於廣告宣傳似乎並不熱衷,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國內的大部分廠家都是國企,所有產品和原材料統購統銷,根本不必費儘心思花費錢財去打廣告,即便有廣告,也隻是廠子的一種宣傳自身形象的策略。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年內地的城市廣告牌並不多,而在後世的時候按秒計算,動則幾千萬上億甚至幾億央視黃金階段廣告費用在這個年代卻廉價的驚人。
就拿燕舞錄音機廣告來說,1984年燕舞廣告,占據央視的黃金廣告位,廣告費卻隻有不到40萬,而到了1987年的時候,央視的黃金廣告位也不過300萬,這在後世的人看來簡直是不敢想象的廉價。
在這個年代占據央視廣告比例最大的還是日本企業的廣告。
“偷去吧,偷去吧,新西蘭的冬季。”日立和東芝是80年代初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的最著名的兩個日本品牌,而在當時拍攝電視廣告的笑容甜美的女子正是那個時代無數人心中的女神酒井法子,“每當我看見天邊的綠洲,就會想起東方齊落瓦”電冰箱在那個年代算是奢侈品,而這條廣告也掀起了國內一波購買冰箱的狂潮。
段雲在小的時候就深切的體會到當年央視廣告引發的國內一**的銷售狂潮,所以在他看來,想將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廣告方麵的投入是一定不能少的,而且現如今央視廣告的費用並不高,而燕舞廣告目前還沒有登陸央視,所以對段雲而言,這是他在央視打廣告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