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移交技術(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240 字 2024-03-21

下一刻倆人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

當天晚上段雲和李國勝聊了很多新廠的事情,相對而言,段雲在這個廠裡能談得來的不多,主要是因為段雲的學識和前世的閱曆在這個年代絕對是超前的,從這點上來說,能有水平和段雲聊的比較深的人當真不多。

而李國勝在這個年代算是思維比較活泛的人,常年走南闖北,大量看書看報,對這個年代的社會風向把握上要比一般人敏銳得多,而且他在廠裡混了這麼多年,擔任銷售科長也有10年的時間,所以也有很好的管理能力,從這幾方麵來說,段雲選擇他當廣州辦事處的主管是非常不錯的人選。

最後兩人商定,等李國勝這幾天向廠裡申請停薪留職批準之後,就會和其他段雲挑選出來的人員直接前往廣州和高磊碰頭,正式成立廣州辦事處。

當天晚上段雲和李國勝聊了很多,也喝了很多,一直到晚上11點的時候段雲才離開。

接下來的兩天,段雲則是在總廠和大集體這邊兩邊跑,指導總廠的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技改,另外也移交了一些熱處理資料,為轉移大興汽車廠生產訂單做準備工作。

段雲雖然移交了仿製嘎斯汽車變速箱的核心加工技術,但最核心的龍騰汽車變速箱生產技術還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說白了,段雲隻是把他們廠淘汰的技術轉移給了總廠,騰出產能生產技術含量更高,能夠出口創彙獲得更大效益的龍騰變速箱。

在轉移技術的這個過程中,段雲將其中最為核心的熱處理工藝和改裝磨齒機技術隻單獨告知了程常林一個人,畢竟這是自己的未來老丈人,有了這個技術,將來幾年裡無論廠領導如何更換,程常林都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與此同時,在省局的出麵下,段雲終於成功從農業銀行貸款1200萬,另外瑞陽也召集了大興市三家電子廠的負責人,和段雲麵對麵商談原材料采購以及音箱產品分包的事情。

其實目前大興當地的三家電子廠規模都不大,人數最多的大興電子一廠也隻有不到300人,其他二場和三場都隻有一二百人左右,主要生產一些電子元件,二極管,三極管電容之類的產品,偶爾也會組裝一些小電器,但訂單數量都不大,三個廠子的效益都不太好。

尤其是他們生產的電子元件成品合格率不高,質量更是沒法和北京上海的電子廠同類產品相比,以至於現在是進入了一個生產的越多虧損越大的惡性循環,大量產品積壓,廢品的庫存更是驚人,倘若沒有市局這邊的扶持的話,恐怕早就撐不下去了。

但國企在這個年代是絕對不會破產的,哪怕效益不好發不出公司,國家也會給予補助,而一直到幾年後的1986年8月4日,沈陽市防爆器械廠才成為了共和國建立以來第1家正式宣告破產倒閉的公有製企業,儘管這隻是各有72名工人的小廠子,但這件事在當時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成為了國家打破“大鍋飯”的第一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