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段雲是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的,企業產品必須領先時代,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夠經久不衰,有長足的發展力。
至於眼下電子廠產能嚴重不足產品分包的事情,段雲打算尋找新的合作企業。
目前大興的三家電子廠都已經和段雲電子廠簽訂了長期的分包合同,但總的來說這三家電子廠規模不大,產能也非常有限,遠不能滿足段雲目前訂單的生產量。
段雲最開始打算在尋找大興周邊諸如朔州陽泉等地的電子廠進行分包,但過年期間拜訪了大興三個電子廠的廠長,了解了山西目前電子行業的情況之後,段雲發現事情並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
主要原因就是山西從來都不是電子電器業發達的省份,整個山西除了大興這邊的三家電子廠,還有省會太原有兩家大型國營電子廠,太原電子一廠和太原電子二廠,除此之外,山西其他城市的電子廠規模都非常小,有的乾脆就是十幾人幾十人的小作坊,設備技術落後,產能也更是低的可憐,段雲就算和這些廠家合作,對方一年也根本沒有多少產量,甚至可能還不如段雲以前的小作坊。
而資金技術相對比較雄厚的太原的那兩家大型電子廠,段雲想尋求和對方合作可能性也非常渺茫,一方麵人家畢竟是大型國企,麵對段雲這樣的私營企業有天然的優越,況且太原這兩家廠子據說效益還都不錯,根本沒必要“自降身價”給段雲這種小電子廠“打工”。
另外一方麵則是體製問題,太原的這兩家電子廠都是省屬企業,產品都是統購統銷,除非省廳的領導點頭同意,否則是不可能和段雲合作的,其實就算是大興的這三家電子廠,當初如果沒有市局和瑞陽的支持,也同樣不可能幫段雲生產產品。
省內找不到合作夥伴,段雲隻能放眼全國尋找合作生產廠家。
思來想去,段雲最終決定在南方尋找天音低音炮的合作生產廠家。
現如今深圳經濟特區已經進入了成立後的第4年,整個特區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高樓拔地而起,各種工廠和企業也都快速建立,甚至形成了規模,其中就有很多的電子廠。
這些電子廠毗鄰香港,很多廠子都有港資的背景,資金技術雄厚,勞動力密集,主要靠的一些低端電子產品的代工生存,而且這裡的政策條件非常寬鬆,物流運輸等等方麵也比內陸其他城市要方便的多。
段雲目前廠裡的產品發往南方物流運輸成本偏高,而且和鐵老大打交道不太容易,產品經常不能按時發貨,所以如果段雲能在南方找到代工廠家的話,光是物流這一方麵,就能省下很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