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軍二虎兄弟倆人商量好之後,段雲立刻讓大軍回家準備好行李,另外還從電子廠這邊抽調了兩名質檢人員,準備跟著大軍一同前往深圳。
至於二虎繼續擔任段雲的經理助理,二虎現在會開車,人也比較機靈,留在段雲身邊最合適不過。
當天晚上三人喝了一頓酒,也算是為大軍送行,期間段雲給大軍安排了很多事情,除了在華發電子廠那邊當出廠產品的質檢,另外就是要熟悉當地深圳的情況,隨時向段雲報告深圳特區的新情況新動向,以及最重要的是新政策。
最後一條就是要求大軍和當地的政府公務員多溝通,讓他了解一下當地建廠的條件以及周邊其他電子廠和機加工廠的情況,每個星期至少要通過電話或者寫信向他彙報三次。
其實深圳特區的通訊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80年代初,福建省在國內率先引進了日本f-150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
當時的福建省郵電管理局在1980年12月24日與富士通簽訂了引進合同。市話設備於1982年1月30日從日本橫濱發貨,4月12日安裝完畢,11月27日零點正式開通。
有了這台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就不再需要人工台轉接,所以打長途電話的時候會方便很多,這也使得大軍可以相對很輕鬆的和段雲保持聯係。
目前段雲還是使用的勞動服務公司那邊的電話機,之前他在離職的時候和新任廠長徐亮已經談妥了這件事情,平時辦公室裡專門有個接電話的人員,外地客商可以通過這台電話聯係到段雲。
不過目前段雲和勞動服務公司那邊的關係比較緊張,雖然之前兩人定下過承諾,而且當時總廠廠長秦剛也是在場的,但即便這樣段雲也不想因為這點兒小事兒受製於人,所以他準備在電子廠辦公區這邊也安一台電話。
在80年代之前,私人想安裝電話門檻是非常高的,按規定必須是正局級以上乾部才有資格申請,用公款安裝電話,當時如果介紹男朋友家庭情況時,說出三個硬件:父母親是局長,家裡有電話,男孩子是大學生時,保準絕大部分條件非常優秀的女青年會動心。
而在這年頭安裝電話的費用一般在3000多塊錢左右,這筆錢段雲還是拿得出來的,隻不過安電話還要等排隊,有時候把錢交了要等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以後才會給你安裝。
但是如果你肯給負責安裝電話的負責人多出一些“勞務費”的話,那麼就不需要等那麼長時間了,所以段雲這次給二虎帶了3500塊錢,讓他儘快把電話的事情解決。
第2天一早,二虎就開車前往了郵電大樓去申請安裝電話。
幾百塊錢的“勞務費”在這年頭確實有些高的離譜,但換來的確實是最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