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段雲而言,這兩台數控機床的安裝成功,自己的機加工廠才算真正成立。
至於剩下的其他事情,有大軍和李國勝倆人就足以勝任,不需要他操太多的心。
說到底,無論是電子廠還是機加工廠,段雲最擅長的還是核心技術以及商業人脈,至於工廠的籌備管理等其他雜活,段雲都是交給手下的人來做的,畢竟這麼多人不能白養。
安裝完機器之後,段雲並沒有馬上回到廣州,而是和那些一起安裝的工人休息了一上午之後,下午又繼續開始對機器進行調試和測驗。
程控機床安裝好之後,操作方麵又是一大難題,段雲本身會熟練的使用這種機器,但是對於當前的國人來說,會操作普通機床的技工非常多,但是會使用數控機床的操作員少之又少,而且基本上都集中在國家高精端的軍工部門,私營企業想找到一個數控機床的操作工是很難的。
段雲在深圳的這兩家工廠想定在11月初正式開業,目前還有二十幾天的時間,段雲的想法就是先讓李國勝和大軍在廣州和深圳高薪招聘數控機床操作工,如果實在招不到人的話,那麼段雲隻能等廣交會之後,親自培養幾名數控操作工。
整整一下午的時間,段雲操作這兩台機加工程序做出了第1批樣品工件,這些樣品都是按照段雲龍騰變速箱的核心零部件圖紙做出來的,效率很快,而且精度也確實非常高。
在段雲看來,這兩台從台灣進口的五軸機加工中心從產品加工精度上來看,可以最高加工出精度達到4級的齒輪部件,相比起他之前在紅星勞動服務公司那台改裝的數控機床,精度方麵足足高出了一個等級,而且加工出這樣的精度,完全不需要磨床等設備的再加工,這讓段雲感覺非常的滿意。
一般來說,農用拖拉機和載重汽車汽車變速箱的齒輪精度在6~9級,輕型汽車在5~8級,而4級的精度已經可以達到航空發動機的精度了。
4級的加工精度在當前國際上也算是比較高的,雖然達不到國際頂尖水平,但憑借這兩台機器生產出能夠達到國際水平的汽車零部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實際上台灣的這些機床關鍵零部件都是從日本進口的,除了一些頂尖的機床日本政府對外禁售之外,其他中高檔的機床零部件,台灣都是可以從日本購買的。
在段雲看來,這兩台台灣機床和自己前世的時候在機車廠工作期間使用的那幾台國產數控機床性能差不多,但這裡要說明的是,這幾台國產機床是在2000 年之後,才逐步實現國產的,從這方麵來說,國內的機床產業和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足足有二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