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是所有的音箱產品都用這種芯片,隻有高檔係列的音響產品才會使用到的這種芯片,中級檔用的還是普通的電子元件。”段雲解釋道。
“原來如此。”趙學武點點頭,沉吟了一下對段雲說道:“段經理,我以後研發產品的時候,可能也會用到一些芯片……”
“需要什麼芯片您儘管和我說,除非那種太先進的,國外嚴格禁止銷售的產品那我沒辦法,一般的商用芯片還是沒有問題的。”段雲很乾脆的說道。
其實對於趙學武提出這樣的要求,段雲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就目前國內的情況來說,在芯片方麵有造詣的專家並不多,大部分都集中在高尖端軍工企業和部門,趙學武需要芯片做實驗,說明他本身還是有這方麵的相關技術的。
“那太好了!”聽到段雲這麼說,趙學武臉上頓時閃過一抹興奮。
要知道,當年他在太原機械學院就職的時候,因為處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國家對知識分子並不重視,甚至一度進行打壓,導致學院的科研工作很多都進入了“冰封期”,直到改革開放之後,國家開始重新認識和提升了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科研環境自然好了起來,但是直到退休的時候,趙學武所處的實驗室依舊隻能用簡陋來形容,學院一年隻有100多萬的經費,除了各種教工工資,水電費,教學設施等固定開支,真正用於科研項目的經費少之又少,條件艱苦程度是後世的研究所院校無法想象的。
以致於當前的社會流行這樣的說法: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這就是80年代初社會的真實寫照。
而段雲願意重金聘請他們這些退休教授,這已經就很難得了,而且還會花費巨資用於產品技術研究,這樣的工作條件怎能不讓趙學武感到喜出望外。
“趙教授,我的目標就是建立國內第一流的產品研發團隊,如果您還認識更多的和您一樣有真才實學的專家教授,都可以把他們引薦到我們廠來,工資待遇絕對讓他們滿意,隻要他們有真本事!”段雲眉頭一挑,接著說道:“目前我會在廠裡專門給你安排一個辦公地點,到了明年開春的時候,我就會專門在咱們廠區這裡蓋1棟樓,用做產品研發中心,設立專業的實驗室,同時還會高薪從全國聘請大量的高學曆技術人才……”
“你這個想法很好,不過科研工作,那還是需要腳踏實地一點點才能乾出來的,我能力也非常有限,隻能說是儘我所能吧。”趙學武說道。
“對了……”段雲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對趙學武說道:“趙教授,我有可能下個星期會出國去日本一趟,您願意跟我一塊去嗎?”
“出國去日本!?”趙學武文言,頓時愣了一下。
“是的,我這次去日本,主要就是想購買一套錄音機生產線,要去三個日本廠家進行考察,目前我已經和外貿公司那邊談好了,出國手機最快下個星期就能辦好,如果您願意和我一起去的話,我現在就去讓他們幫你也辦一份出國手續……”段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