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段雲公司內部的幾個核心成員都已經有了危機感,而目前隨著深圳各種國字號電子企業的不斷入住和發展,段雲這要新來的私營企業麵臨極大的考驗,繼續靠著低音炮一種產品很難維持長期的高速發展,現在的天音電子廠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引進日本生產線的是大家不用著急,如果自己生氣談不成的話,我會再考慮聯係香港那邊外貿公司進行新一輪的考察,總而言之,做生意還是希望大家能沉得住氣。”此時的段雲依舊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語氣平靜的說道。
其實段雲也是知道目前天音電子麵臨的危機的,他出國前的那段時間也去過幾家上部工業區的電子廠考察過,這其中也經曆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比如之前段雲去目前深圳最大的“深圳華強電子公司”參觀的時候,就吃了一個閉門羹,對方得知段雲是一家私營電子廠後,就直接以“技術保密”為由,拒絕了段雲的請求。
其實現如今的深圳特區就是一個小江湖,那些港資日資等中外合資企業,他們有最好的設備和技術,有最優厚的政策稅收支持,各方麵的資源都是最好的,同時也是深圳當地出口創彙的重頭,這就相當於江湖上的少林,武當這樣的頂尖門派。
其次就是有國企背景的電子企業,如同華強電子公司這樣的企業,背後有四機部這樣的國家部委支持,同樣享有國家優惠政策和各種資源的支持,雖然在生產技術以及出口創彙上稍遜於那些中外合資企業,但發展勢頭依舊迅猛,生產的“四機一器”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而且未來是很有可能超過那些合資企業的,所以這些企業就如同江湖中的嵩山華山峨眉之類的門派,雖然從地位上比不上少林武當,但根基和底蘊也足夠紮實。
接下來就是深圳市屬的國營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由於技術設備都不達標,也沒有自主品牌,所以絕大部分隻能做“三來一補”得加工訂單,依靠那些知名的大型企業賺錢存活,但畢竟屬於國企,所以在深圳這邊也算是“三流門派”,諸如巨鯨幫,海沙派,神拳門這樣的門派。
至於國內的私營企業在深圳這邊的江湖地位完全就是三流甚至不入流的,生產設備極其落後,規模資金都非常小,有的甚至就是幾人十幾人的小作坊,隻能生產一些技術含量很低的零部件,靠的非常低廉的價格賺取加工費,發展的潛力和規模都很小,就如同武俠世界裡那些落魄的刀客和殺手,給口飯吃就幫你乾活,這就是私營企業在深圳發展的真實寫照。
後世的人一直以為深圳是私營企業的創業者天堂,但實際上早期深圳還是靠國企和中外企業打頭陣的,包括後市很有名的一些私營企業,包括華為,中興,萬科等等,這些企業的領導者,最初在體製內都是有很強政府背景的,而純粹的私營企業想在實際上在最初的深圳占比並不高,而且一直都處於一個弱勢邊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