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好幾天時間,段雲等人中午晚上加班不斷,每天休息時間不超過時,幾乎全天都泡在車間中。
考慮到趙學武年紀比較大,段雲並不想讓他也跟著加班,不過這個老頭脾氣顯然有些倔強而且還不服老,和段雲這些年輕人混在一起,每天也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吃飯加班都在車間,絲毫不享受任何的特殊待遇,這讓段雲還是有些感動的。
用了整整一個星期時間,整條生產線終於安裝完成,經過測試之後,整條生產線運作正常,而這台生產線做出了第1台錄音機,段雲直接將他送給了趙學武當做紀念,這讓老頭非常高興,抱著那台錄音機的樣子,就像抱著自己的親孫子一樣,臉上難以抑製的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不過這條生產線暫時還不能全麵投入注冊生產,因為其中還涉及到一個原材料引進,產品設計,以及員工培訓問題。
雖然音箱和錄音機同是電子產品,但生產錄音機卻遠比音箱要難得多,日本原廠的這套生產線,雖然可以生產出質量不錯的錄音機,但是成本相對較高,而且有些零部件的技術確實落後了,比如說其中的錄音機電機噪音比較大,現在很多廠家都采用電路板控製電機轉速進行降噪,這就需要對相應設備進行重新改裝,所以段雲還暫時不能使用這條進口生產線正式生產。
另外產品的質量好不意味著就在國內市場上有競爭力,而且相對於質量,新產品如果想在國內市場搶占一定的份額,那麼就必須要打價格戰,所以段雲必須要在產品質量和價格方麵找到一個平衡點,讓生產的產品既耐用,而且價格又相對低廉,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還有就是電子原材料的采購問題,目前深圳電子行業的國企大廠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聯盟,雖然深圳這邊已經走入了市場化的經營,但實際依舊存在著計劃經濟的影子。
他們生產的電子元件在國內是最好的,但是針對不同的廠家卻有不同的定價,比如賣給同一個部門的下屬企業就是最低的計劃內的定價,賣給其他國企廠家就相對高一些,而賣給私人企業是最高價,通常要比最低出廠價高12成,這其實也是一種隱形的商業壁壘,私營企業獲得原材料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也就導致私企生產出來的同類產品要比國企產品價格高,這也就導致了私企喪失了一定能力的競爭力。
很多私企為了降低產品成本壓低價格,不得不想方設法偷工減料,這也就導致私營企業的產品質量很差的重要原因。
段雲一直希望自己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原因就是在於如此,不光可以降低產品成本,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禦被供應商“卡脖子”的危險境地,隻不過想建立完整的電子工業產業鏈麵臨的困難非常多,短期之內,段雲還不能突破國企設置的這個壁壘。
至於新生產線的工人問題,這是最好解決的,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南方各地的打工者進入深圳,勞動力是最不缺乏的,隻需要挑選身強體壯的工人進行短期培訓即可。
而且過完年後,太原機械學院那邊的幾名退休教授相繼會來到深圳,還有一些畢業的大學生也會到段雲的企業實習工作,段雲企業技術層麵的框架很快就會搭建完成,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研發也將全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