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雲的想法其實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那就是國內錄音機市場現在變得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國營廠家引進了外國生產線,這樣的話錄音機行業的利潤會越來越微薄,甚至最終會走向無利可圖。
而且以段雲現在的生產線,技術設備和研發團隊來說,生產這種小型錄音機有些大材小用,況且多彩錄音機現在利潤微薄,產品外包加上會員價,每一台的利潤隻有30~50元不等,對於完全可以選擇用利潤豐厚的隨身聽產品來替代,畢竟目前國內還沒有隨身聽產品,段雲在定價上有優勢,隻要不超過進口產品的價格,那麼他一台就可以獲得相當於多彩錄音機幾台甚至十幾台的利潤,這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於多彩錄音機和低音炮音箱產品,段雲隻需要生產一些技術門檻比較高的關鍵零部件,次要零部件和組裝工作可以交給其他的企業外包,後期段雲隻需要安排研發團隊不斷的對錄音機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即可,將本廠的大量產能都用在隨身聽產品的生產上,賺取更為豐厚的利潤。
“我是覺得咱們本廠這樣就輕易放棄錄音機生產,有點太可惜了……”李國勝說道。
“李師傅,我這麼和你說吧,咱們國內的電子企業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太安於現狀,沒有競爭壓力,隻看到眼前能夠獲得利潤,卻不思進取,沒有看到更長遠的市場發展,導致企業最終錯過了轉型的黃金階段,以至於一步落後,步步落後。”段雲神情嚴肅的對李國勝說道。
“既然咱們本廠以後不生產錄音機產品,那以後有什麼替代的產品嗎?”李國勝問道。
“隨身聽!前一段時間咱們研發中心已經做出了樣品,現在正在改建設備和生產工藝,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就能正式投產。”段雲說道。
“咱們廠都已經能生產隨身聽了?”聽到這裡,李國勝驚訝的說道。
李國勝雖然對電子產品技術是一竅不通,但是也知道這一類產品的技術門檻非常高,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家工廠能夠生產隨身聽,由此可見生產這種產品的難度有多高。
而一旦這種產品生產出來,在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雖然目前通過香港口岸有一些日本隨身聽進入國內,但是價格高的離譜? 一台就要1000多塊,這不是普通人能消費的起的電子用品,並且數量非常少? 除了北上廣深? 其他城市根本買不到這種產品,所以段雲隻要能生產出這種隨身聽? 幾乎就是壟斷的生意,手握定價權,利潤就會非常的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