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李灝? 同行的那些市委領導看到廠房自動化程度如此之高,也都深深的吃了一驚。
其實在來段雲電子廠參觀之前? 包括李灝在內的所有市委領導都認為段雲之所以能取得現在這樣的成績? 很大程度在於它的商業操作,而不在於他本身企業的技術實力。
然而今天進入無塵車間參觀之後? 眼前的一幕徹底顛覆了他們之前對段雲電子廠的認知,在80年代中期? 自動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生產車間在國內是非常罕見的,即便是他們之前參觀過的重點國營企業以及和資企業? 似乎都沒有這麼先進的無塵車間和自動化生產程度? 隻有幾家深圳特批的日本大廠的獨資企業,才能放在一個檔次上。
其實當前國內的合資企業大部分都是港商投資的? 香港本身主要以金融業務為主,他們的實體產業其實並不算強? 而且這二年香港資本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房地產產業,實體產業逐漸缺乏競爭力,在香港經濟中逐步被邊緣化,所以進入內地的香港合資企業使用的都是從香港那邊淘汰的二手設備,自然也就談不上有多先進。
“現代化生產線正在逐步擺脫勞動力密集的情況? 目前我們這個無塵車間主要生產錄音機的 PCB電路板,已經擴建到5條生產線,每天大概能生產3600到4000片左右,以後的話我們還準備再擴建兩條自動插件生產線,日產量將會達到5000片……”段雲介紹道。
“一天4000片,那一個月就是12萬片,也就是說你們電子廠現在一個月的產量就12萬台錄音機!?”跟在李灝後麵的一名乾部驚訝的問道。
“實際上我們廠上個月的銷量是21萬台,除了我們炒的自己生產的之外,我們還和咱們深圳和外省的一些電子企業進行外包合作,但無論和哪家企業合作,我們都會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力求每一台上市的產品都是合格的。”段雲說道。
“你們廠每個月隻有12萬台的生產能力,卻能銷售21萬台,這倒是很有意思……”李灝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以李灝對當前國企的經營模式的了解,通常來說都是按照廠裡的產能接訂單的,也就是說,如果工廠一年能產1萬台產品的話,他就不可能接10,001台台的訂單。
而段雲的這種生產銷售模式在當前的中國非常罕見,它是通過大量廣告和有力的推銷造成預售的銷售空間,然後根據預售銷售量來設定自己的生產能力,這樣的測定可以是擴大本企業的生產產能,當然也可以通過定牌生產( OEM),所謂的定牌生產就是不同產地的幾個廠家生產出來的產品,使用同一個品牌,比如說後世的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同用一個豐田品牌,產地卻是相隔數千裡。
應該說,在當前的這個年代,段雲電子廠采取的這種策略是一種很先進的產銷模式,早年的健力寶也就是采用這種模式進行生產銷售得。
今天在段雲電子廠的參觀,著實讓這些深圳市委領導感到了不小的震撼,也徹底顛覆了他們對私營企業的固有印象。
然而更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麵等待著他們。
今天對於段雲而言,正是一個他向市委領導“亮肌肉”的好機會,關於明白,想要引起這些設備領導的重視,那自己必須要有讓他們信服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