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吳輝不想回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東芝的展位上? 除了他們的主打產品錄音機之外,還有一些工資公司最新的產品技術和電子元件。
而在這其中? 一款名為“ Fsh”的小型芯片吸引了段雲的目光。
這裡的fsh並不是指閃客使用的fsh軟件,而是日本東芝公司發明的一種基於EEPROM技術的閃存芯片。
在閃存出現之前,人們用於存儲大量數據,不得不利用磁帶軟盤和硬盤,許多公司在努力設計出一種固態代替方案? 最早出現的儲存芯片是70年代的PROM芯片。
但是當時這個型號為5300的PROM芯片在1971年的價格是500元,而儲存量隻有區區的128個字節!
後來由以色列工程師發明了一種斷電後仍能保留數據的計算機存儲芯片,就是所謂的EPROM芯片。
這種芯片隻能用強紫外線照射來擦除,通過封裝頂部可以看到矽片的透明窗口, EPROM芯片可重複擦除和寫入,解決了早期70年代研發出來的PROM芯片隻能寫入一次的弊端,但是這種芯片在寫入資料後,還要以不透明的貼紙和膠帶把窗口封住,以免受到周圍紫外線照射而使資料受損,使用起來並不方便。
而目前在東芝展櫃上的這種名為“ Fsh”的芯片采用的是可電插圖的 EEPROM芯片,而這種芯片,正是用在早期國產隨身聽的儲存芯片!
實際上在1980年的時候,日本東芝公司的藤偉增岡招聘了4名工程師,啟動了一個半秘密的項目以研發一個儲存芯片,實現存儲大量數據,並且讓用戶可以買得起。
藤偉增岡的團隊推出了一款EEPROM的改良產品,記憶單元由單一晶體管組成,在當時常規的EEPROM每個記憶單元需要兩個晶體管,這個小小的不同價格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當這一發現成功之後,藤尾增岡的老板告訴他,這個發明並不會投產,讓他忘掉這個發明。
然而藤尾增岡並不會輕易放棄這個發明,他在1984年的時候,帶著他的儲存芯片圖紙參加了在舊金山召開的IEEE國際電子設備大會,這引起了英特爾的注意,隨後英特爾在1988年的時候,推出了一款256K芯片,這款芯片能用於汽車電腦和其他設備,為英特爾帶來一個嶄新的業務。
這也促使東芝決定將藤尾增岡的發明進行營銷,並在1989年的時候取得成功,當時通知的首款NAND散存投入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功。
但是在現如金的1986年,東芝公司還是將這款閃存產品帶到了 CES的展會,作為他們展示東芝電子技術實力得一個樣品。
從這個樣品的性能介紹上來看,這種fsh芯片隻有區區的2 KB的儲存量。
不過對於段雲來說,2 KB的存儲量已經足夠隻做複讀機了,2KB應該足夠儲存幾句完整的英文音頻了。
下一刻,段雲來到了東芝公司的廠家代表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