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雲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食堂李灝,畢竟他和副市長不太熟悉,說不定李市長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今天李市長在外企視察,暫時沒法聯係上,所以段雲打算先回去處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給鬆下公司的總裁寫一封親筆信。
回到公司的辦公室,段雲立刻拿出了紙和筆,用了整整兩個多小時,才把這東西寫完。
一直以來,段雲利用自己重生者的先知先覺,搞技術辦企業賺了不少錢,但這一次,他準備利用對這個年代一些重大事件的先知,來達到自己合資辦廠的目的。
1987年,發生了一件震驚全球的事件,那就是冷戰時期對西方國家安全危害最大的軍用敏感高科技走私事件之一的東芝事件。
事情發生在1983年早春的一個深夜,由蘇聯海運公司開到日本的萬噸貨輪“老**”號,從日本芝浦碼頭出港,運走了數十箱“五軸聯動的數控機床”部件。
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蘇聯人購買這些數控機床的用途,除了使潛艇的推進性能改善之外,還能使當時正在建造中的新型航空母艦的推進器得到改進,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東芝公司違反巴統輸出事件”。
這件事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美國海軍第1次喪失對蘇聯軍艦艇的水深探測優勢,直到今天美國海軍仍沒有絕對把握去發現新型的俄羅斯潛艇。
這件事最終在1986年的時候,蘇,日秘密協議當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穀獨因為與他的雇主發生糾紛而辭職,並憤而向霸總主席揭發的東芝事件。
而到了1987年初,美國人掌握了蘇聯從日本獲得精密機床的真憑實據,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警衛廳對東芝公司進行突擊檢查,查獲了全部相關資料,並逮捕了涉案人員。
而最終東芝公司的兩名高管被捕入獄,日本首相向美國表示道歉,並且東芝公司被美國製裁,對其加征了300%的關稅,致使東芝公司損失慘重。
如果段雲不是為了能夠低價引進東芝這條芯片生產線,他是不會想到利用這個事件的,因為一旦被人發現曝光,那麼這有可能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外交事件。
但是段雲太渴望得到這條閃存芯片的生產線了,因為他深知這條生產線將來有個何等大的商業價值,以及對中國電子工業帶來的巨大影響。
寫完後,段雲重新謄寫了一遍,自作了片刻,找到了公司的翻譯李芸。
因為事件敏感,避免因東芝董事長看不懂英文而經由他人之手翻譯,所以段雲直接將這封信翻譯成日本。
另外為了能引起東芝方麵的重視,段雲還專門提到了雄穀獨這個人,並且建議東芝高層想辦法堵住他的嘴。
另外就是段雲在這封信裡,刻意暗示自己是在中國國內有背景的“二代”,並且能夠得到一些國內外敏感秘密的情報。
其實段雲這樣完全就是故弄玄虛,目的就是為了告知東芝董事長,自己不是普通的中國私營企業老板,之所以現在在中國生意能做這麼大,也是有“原因”的。
“五軸數控車床賣給蘇聯是什麼意思?還有這個名叫熊穀獨的日本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