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領軍人物(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4087 字 2024-03-25

“李市長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有些事情您真幫不了忙,我還是需要想其他的辦法。”段雲感激的說了一句。

“總之呢,以後有什麼困難就打電話給我,我認識這麼多的企業家,敢有勇氣和實力投資芯片產業,到目前為止也隻有你一個人。”李灝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我還是要給你一句忠告,做事情不能隻憑一腔熱血,還要懂得進退量力而行,就就算是合資芯片廠的事情失敗了,我也希望你們天音電子廠能夠繼續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

李灝的話說的很明白,那就是讓段雲不用這麼拚命,現在他已經投入了這麼多的資金,但作為私營企業想研發生產芯片,還有很多困難需要解決,另外後續資金的投入也是個無底洞,他擔心段雲會支撐不住。

其實對李灝而言,段雲的天音電子廠,如果能夠繼續保持現在的隨身聽生產銷量,繼續為深圳電子產業和城市基建做貢獻,這就已經足夠了,沒必要死磕一個項目,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我明白了,感謝李市長對我的幫助。”段雲點點頭說道。

車子行駛在路上,段雲看著車窗外的風景,陷入了沉思之中。

回到工廠後,段雲坐在自己辦公室的椅子上,點上一根煙抽了起來。

正如他剛才和李灝所說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他現在確實缺一個芯片研究的領軍人物,而且這個人至少也是在國內頂尖的大牛。

段雲在前世的時候也曾經學習過很多關於芯片的技術,但還遠遠達不到精通的水平,而且他現在還管理著一個企業,方方麵麵的事情都要處理,所以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時間精力投入到芯片研發工作上。

而根據他前世學到的國內芯片的發展史,在80年代比較有名的幾個芯片研究人員中,無疑要數侯為貴和倪光南最為出名。

生於1941年的侯為貴在學生時代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畢業後當了一名中學老師。

在混亂年代,侯為貴所在的學校轉為企業,也就是航天部設在西安的691廠。

1969年的時候,年級27歲的侯為貴被調任航天691廠任職,從技術工人到車間主任,再到技術科科長。

一直到70年代末的時候,中國改革開放,中美關係改善,時任航天部副部長的錢學森要求691廠跟進研究計算機芯片及半導體技術,於是691廠指派技術科科長侯為貴負責去美國引進技術和設備。

1980年,侯為貴前往了美國,考察美國芯片產業的同時,也在那裡學習了一段時間。

在這個期間侯為貴看到了國內外芯片的發展技術和趨勢,也學習到了一些較為先進的芯片生產技術。

而到了1984年的時候,691廠派侯為貴等人到深圳考察,原本想在這裡投資新建一家芯片廠,但由於投入資金太大,最終隻能作罷。

而到了1985年的時候,侯為貴被派往深圳創辦內地與香港的合資公司,也就是中興通訊的前身中興半導體,擔任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當時的侯為貴非常想研發生產芯片,但是因為芯片產業投入過於巨大,所以他隻能退而求次,先靠著幫香港人組裝電話機賺錢。

以侯為貴的技術能力而言,他是可以擔任中國芯片研發的領軍人物的,但是他始終沒有碰上這樣的機遇,國家拿不出這麼大的資金投入,而但他們合資的香港企業則認為,華人公司頂多做點加工業,賺點辛苦錢,趕超歐美芯片大公司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所以根本不能可能同意侯為貴進入芯片這個產業。

段雲如果想聘請侯永貴擔任自己芯片廠的技術負責人的話,難度非常大,且不說他是國企的高級乾部,還有就是侯永貴自己也是一個創業的老板,是不可能幫段雲打工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