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辦理好出國手續的段雲和妹妹段芳以及李芸,坐上了飛往德國柏林的客機。
除了他們三人,王石還專門給官員找了一個曾經在德國留學過的學生,名叫陳鐵生,每天的工資400元,由他來當向導,幫段雲三人尋找酒店,安排路線,同時兼職擔任翻譯。
此時的廣州還沒有直飛德國的航班,需要從北京中轉,這注定是個漫長的旅途。
然而段芳和李芸卻顯得非常興奮,尤其是段芳,這是她第1次出國,之前她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走出國門。
在80年代早期和中期,想出國必須要處級乾部得到省領導的簽字許可後才能買到機票,然而到了80年代末期,自費出國的人越來越多,做生意的有錢人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辦理出國的手續,隻要有一定的資產或者有錢的擔保人,就能夠拿到出國的護照。
段雲把靠窗戶的位置讓給了妹妹段芳,她和李芸坐在一起,飛機起飛的瞬間,小臉上露出了難以抑製的激動。
而段雲則和陳鐵生坐在後排,神情安逸的聊著天。
陳鐵生是80年代初期公派前往德國留學的,如今已經30出頭,他當時坐的並不是飛機,而是火車,因為當時一張飛往德國的機票是火車票的10倍,陳鐵生最終隻能服從國家的安排。
火車站火車整整行駛了8天8夜,途經外蒙古,蘇聯,波蘭,手裡隻有國家配給的300馬克,而且這筆錢也不是隨便花的,因為這輛火車最終隻能到達社會主義盧布區,也就是東柏林,而最終進入西柏林,路程還比較遠,300馬克還未必夠用。
老一輩的人大多數都接觸過俄語,陳鐵生也不例外,他的俄語水平和德語水平都很好,並且在西德學習的是機械加工專業,有著一定的機械加工技術理論。
回國後,陳鐵生在一家大型國營企業當技術負責人,由於收入不高,他最終放棄了國營企業的工作,來到深圳下海。
當段雲得知陳鐵生會外語又懂機械之後,立刻提出邀請他來自己的公司任職。
段雲原以為陳鐵生有可能會推脫,然而讓他意外的是陳鐵生幾乎不加思索就同意了,又讓段雲感覺非常的驚喜。
其實段雲的名氣在深圳人儘皆知,而且他們公司技術人員待遇非常高,甚至高過那些合資的外企,多年來千金買馬骨的策略已經讓天音電子廠成為了很多高級人才向往的入職企業,所以本來就得天音電子廠心生向往的陳鐵生,幾乎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段雲的邀請。
其實段雲也不是隨便邀請彆人的,因為現在的外語人才,尤其是留過學的人特彆少,而且段雲剛才和陳鐵生聊了幾句後,發現他確實有很高的機械方麵的理論知識,懂外語又懂機械,這樣的人才確實難得。
段雲早期曾經一度想搞汽車變速箱研發,然而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國家始終不開放私人企業進入汽車產業,方方麵麵都已經把他的路封死,所以在離開紅星齒輪廠後,段雲就沒有機會再接觸汽車產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