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個崗位工作時間長了其實都或多或少有些惰性,尤其是在一個單位工作時間長了的老員工,工作生活的一成不變讓他們逐漸喪失了銳氣和工作的動力,導致的結果就是工作效率越來越慢,加上和工廠的領導同事混熟了,形成了一個小圈子,工作上更容易,得過且過混日子。
但是程清妍從來就不養閒人,對於一些工作效率下降的老員工也從來不手軟,在她麵前沒有人情可講,一切都以考核報表為主,她給管理人員和一線職工同時設立了末位淘汰製,每個月都會開除績效排名最後5%的員工,然後讓挑選出來的新鮮血液補充這些崗位。
不過在技術崗位方麵,考核則沒那麼嚴格,而且這方麵的人事是由段雲負責的,他從來不輕易開除任何一個技術人員。
段雲對技術人才的招聘規模絕對稱得上是深圳之首,無論這些技術人員的專業有沒有用處,段雲都會和他們簽訂至少三年的用工合同,光是4月份的時候,段雲就招聘了40多名大學生和中專生,並把他們全部安排到了芯片廠那邊的技術研發中心。
現如今段雲已經給這些技術人員劃分了三個等級,具有10年以上研發經驗,並且能夠獨當一麵領導項目研發組的,比如之前的那5名退休教授,以及黃麗儀,蔣國偉這樣的國內頂尖芯片和軟件人才,段雲給他們工資都在每月3000元到5000元左右,而且還分房子。
第2檔就是來自國內重點高校以及研發機構的精英技術人才,吳剛這樣的也包括在內,段雲給他們開每個月1000~3000元的工資,另外還有各種獎金福利,部分人員享受分房福利。
至於第三檔就是普通大學生,中專生,以及以前在國營企業擔任過技術部門負責人的專業高級人才,段雲給他們每個月1000元左右的工資,工作5年以上,並且表現出色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分房的福利。
現如今天音電子集團全部的技術人員加起來已經達到了將近300很,而光是這些人每年的工資,就高達500萬左右,這個開銷是相當驚人的,這幾乎超過了半數以上深圳企業一年的純利潤。
不過現在對於財大氣粗的天音電子來說,這些完全在承受範圍之內,按照段雲的思路就是,每年會拿出集團公司10%的利潤用於研發,而現在天音電子廠,每個月都能有將近2,000萬左右的利潤,所以拿出500萬元養這些科研人員,完全不在話下。
天音電子廠再經過去年一年的產業轉型調整之後,今年年初再次恢複了強大的營收能力,並且在段於夫妻兩人的共同努力下,企業的規模大幅度的壯大,尤其是錄像機廠和芯片廠,已經開始有做大的趨勢。
4月中旬的時候,段雲就已經向工商部門申請將天音電子廠,機加工廠,錄像機廠,芯片廠以及他入股的21家小型私人企業合而為一,整合成為了天音集團公司,這也意味著段雲下一步即將開始以集團化的方式運作公司。